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千店九多肉多,贪多嚼不烂
2024-11-25人已围观
千店九多肉多,贪多嚼不烂
九多肉多门店突破1300家时,九豫全创始人杨书锋应该很欣慰,25年前起家的小小街边熟食店,真的又“多”又“全”了。
1997年,温州人杨书锋只身闯荡河南,在三门峡开了一家前店后坊的温州八珍熟食店。这个穷小子自己配料、卤制、售卖,很快凭借一锅好卤在周边打响名声。“当时的思维也不知变通,生意忙不过来,卤味供不应求,却不知道把小锅换成大锅,更不懂雇人帮忙。”日后他笑着回忆。
两年后,格局打开的杨书锋决定开分店,先后与三门峡、开封、洛阳、南阳等地的大型商超合作,凭借超市联营专柜实现了佐餐卤味的多地连锁经营。每个小弟都有做老大的梦想,做店中店显然不是杨书锋的目标,2013年他以“九多肉多”为商标踏上品牌直营道路,直营店很快达到100多家。
温州人在商业上的不安分是深入骨髓的,2016年杨书锋又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把大本营搬到新乡原阳,成立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打造面积6万多平米的生产园区。产能大了,考虑到品牌直营资金压力大、经营风险高,九多肉多在2019年正式开放加盟,同年门店就突破了500家。
如果说爱拼才会赢,杨书锋的这一拼,真的让九多肉多赢麻了:2021年,九多肉多完成数亿元规模A轮融资,由光大控股消费基金独家投资;随后媒体公开报道,2021年九豫全经营收入超过15亿元,预计3-5年内将实现经营收入30亿元;近期,九多肉多全国门店更是突破了1300家。
打胜仗是好事,但打胜仗也会掩盖很多问题,比如爆品难产、品牌乏力、对加盟商赋能有限……面对这些问题,变多的九多肉多,会不会有贪多嚼不烂的困扰呢?
SKU虽多,爆品难产
在消费领域,爆品是品牌最大的“标识”,构成了品牌在消费端的最大心智。
提到绝味鸭脖,消费者会想到招牌鸭脖;提到煌上煌,消费者会想到香卤鸭锁骨;提到紫燕百味鸡,消费者会想到夫妻肺片……很多时候,消费者为了一道菜选择一家店、爱上一个品牌。不仅是老品牌,新锐品牌亦是如此,美团《2022卤味品类发展报告》指出,纵观2019-2021年卤味品牌增速榜单上的选手,都有明显的单品聚焦概念。
但是,提到九多肉多,很少有消费者能说出一道拳头产品。笔者在走访门店时,也未从店员口中得到统一的答案,“都挺好吃的”“都挺推荐的”“这几道都是招牌”是常见的回答。甚至在九多肉多的官方宣传里,也很难窥探哪道菜是其代表作,50+肉品、60+凉菜、油炸系列、海鲜系列像极了题海战术,远超普通卤味店30个左右的SKU。
对九多肉多而言,近200个SKU的优势是人无我有,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但是,劣势却更为明显:其一,SKU庞杂会涉及到生产、仓储、损耗、管理问题,工厂和门店的压力都会增大;其二,SKU众多且存在现场加工产品,意味着门店面积要大、员工数量要多,经营成本也随之变高;其三,爆品难产,无法享受红利——同为佐餐卤味的紫燕百味鸡,一道夫妻肺片年售8亿+,为门店带来的导流价值更高,这是九多肉多羡慕又学不来的。
“菜单越厚,利润越薄”的共识,杨书锋早晚会明白。“市场不缺少产品,缺少的是爆品”的常识,九多肉多早晚也要补课。
门店虽多,品牌乏力
有销量无声量,是九多肉多幸福的烦恼。
幸福,来自于能够避开行业巨头的围剿,依靠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成长为隐藏霸主。如今,九多肉多销售网络遍布河南省18个地市及乡镇,省外市场已辐射到江苏、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份,而1300余家门店足以杀入“千卤争霸”的决赛圈。
烦恼,则因为品牌在搜索引擎、资讯平台曝光度不高,在社媒平台的讨论度也极低,难以让消费者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感知。九多肉多的品牌知名度低到什么程度呢?从两个小细节可以管中窥豹:第一,在一些平台检索“九多肉多”,多肉植物也会出现在靠前的页面;第二,某展会拟邀嘉宾里,职业经理人骆昭斌竟被标注为九多肉多创始人。
或是品牌建设理念落后,或是缺少专业操盘手布局,九多肉多既缺少主流媒体的公关管理意识,在百度指数、微信指数上均被同行无情碾压;也错过了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红利,品牌账号的粉丝数与流量也大幅低于竞品,其抖音蓝V账号粉丝目前尚不足2万人,与自身体量极不相符。
细究15亿元营收,九多肉多品牌的力量难言有多大贡献,立足于增加客流的选址功劳更大。其门店主要分布在客流量大的社区周边,以及县市、乡镇的临街大转角位置,依靠优越的位置保证客流量,进而产生销售行为。
失去选址优势的网络平台,九多肉多在传统电商、直播电商渠道的销量都难孚众望。在本地生活平台上,九多肉多也在被对手超越,根据美团美食数据,九多肉多作为线上头部卤味小吃品牌,2019年的线上销售额排名为第4,2020年和2021年则下滑至第9。
图片来源:美团《2022卤味品类发展报告》
可以说,在低线城市与夫妻店竞争,九多肉多尚有一战之力,但与被称作“卤味F4”的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紫燕同台竞技时,其很难成为消费者决策榜单上的首选品牌。
加盟虽多,赋能有限
从管控到赋能,是头部品牌对待加盟商的基本逻辑。
线下赋能层面,卤味巨头们提供的服务类似,均有门店选址评估、门店形象装修、运营管理及培训、行销物料管理、品牌活动推广、物流配送管理等支持动作。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一手抓牢线下消费者,一手挖掘线上流量,才是如今实体门店提升营业额的标配。
与坚守线下“售卖氛围+传单福利+欢迎话术”三件套的九多肉多不同,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紫燕近年来纷纷发力线上,通过数字化赋能门店。
双微时代,“卤味F4”重视品牌内容的建设与展示,视觉系统、广告策略高度统一,建立起完善且年轻的“内容+销售”体系,有效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门店的销量。短视频时代,“卤味F4”积极探索“流量密码”,接轨明星代言、网红直播、品牌联名款等新兴传播方式,并发力会员营销、私域运营等手段,将流量平台的强流量沉淀到自家品牌,完成公域种草、私域复购。反观九多肉多,一次次成为科技红利的旁观者。
据《第三只眼看零售》透露,2020年九多肉多营收为13.4亿元,其中占比不足四成的直营店贡献了54%的营收。数量更少的直营店,营收占比超过数量更多的其他门店,也侧面说明九多肉多对加盟店的赋能还不够。如何保证加盟商的营收,如何激发线上潜客的需求,也是九多肉多需要思考的课题。
九多肉多负责人骆昭斌曾表示:“在河南市场,九多肉多并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这句话可以视作自信,也可以视作自大。
毕竟,自身面临贪多嚼不烂的困境时,休闲卤味巨头们已在解锁佐餐卤味赛道,同赛道的紫燕百味鸡已杀入下沉市场腹地,卤味新锐们也开始全国跑马圈地。市场风云已然变幻,卤味江湖的格局并没有成为定局,九多肉多想稳坐一省市场的“霸主”地位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