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江西人注意!这种果子有剧毒千万吃不得!多人险丧命…
2025-03-08人已围观
江西人注意!这种果子有剧毒千万吃不得!多人险丧命…
如何安全享受桑葚的美味:了解其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随着春天的到来和天气的渐渐变暖,各种新鲜的水果开始陆续登场,丰富我们的餐桌。其中,小巧可爱的桑葚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酸甜口感而深受大家喜爱。许多家庭选择在周末带孩子到户外采摘这种美味的小果,享受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然而,有一种外观与桑葚极其相似的植物——马桑果,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马桑果的危险性
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13年5月22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一名9岁男童在放学途中误食了树上的红色果实。半小时后,他出现了呕吐和抽搐症状,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救治,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证实,男童所食野果正是马桑果。
案例二
2016年5月13日,重庆彭水县四名小学生因贪食路边的马桑果,几乎丧命。
案例三
2016年,湖北十堰市郧阳区连续发生学生误食马桑果中毒的报告。市疾控中心特别提醒:学生放学途中及群众郊外游玩时不要随意采食不认识的野果野菜,以免误食有毒植物引发中毒。
案例四
2017年6月,湖北省发生了多起因误食马桑果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
幸运的是,之前我们吃的都是真正的桑葚而不是马桑果。那么,如何区分两者呢?让我们详细看看它们的差异。
桑葚与马桑果的区分
桑葚
桑葚是桑科桑属植物桑的成熟果实,又称桑椹子、桑蔗、桑枣等。成熟的桑葚味道甜美汁多,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桑葚成熟时呈紫红色,肉质油润,以个大、肉厚、色泽紫红、糖分足者为佳,通常在每年4月至6月间采收。
【功效】
《本草纲目》等多种医药典籍对桑椹的药用价值有详细的记载。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的功效。自古以来就是民众常用的利尿、保健、消暑鲜果。
马桑果
马桑果又名毒空木、水马桑等,属于桑科植物,多见于山坡或山沟中,尤其在中国南方各省较为常见。马桑果如豌豆般大小,未成熟时为绿色,每年5月至6月份成熟,初为鲜红色,后渐变为紫黑色。尽管外形与桑葚相似,但味甜略涩且有剧毒,容易被误食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毒性】
马桑果中毒症状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3小时内出现,包括恶心、呕吐、胸闷、头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停止或心搏骤停。一旦发现中毒,必须立即催吐并及时就医。
安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全家出游采桑葚似乎成了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然而,你想象中的各色野菜美食随时都可能对你造成威胁。例如,在南昌地区,毒蘑菇、四季豆、乌头、毒蜂蜜、油桐等植物都被列为常见的植物中毒事件中的毒物。因此,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要格外小心。
除了上述提到的危险植物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有毒植物需要警惕:
- 狼毒草(断肠草):全棵有毒,根部毒性最大,可引起呕吐、烧心、腹痛等症状。
- 老公银(蛇床子):全棵有毒,臭味很大,吃后可致命。
- 苍耳子:幼芽及种子毒性最大,误食可能致死。
- 曲菜娘子:籽上有白毛,脸部接触可能导致肿胀。
- 毒芹(野芹菜):花毒性最大,可导致严重的身体反应甚至死亡。
- 野生地:根和叶有苦味,食用后可能引起头晕和昏迷。
- 毒蘑菇:种类繁多,颜色鲜艳往往含剧毒。
- 曼陀罗:全株有毒,特别是种子毒性极强。
- 毛茛:全草有毒,生于水边湿地或山坡草丛中。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春季外出游玩时,切勿随意采摘、购买、加工和食用不明来源的野菜和野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和您的家人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春天!
桑葚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桑葚的种植环境
桑葚适合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最佳的种植温度为13℃至25℃之间。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至7.5之间为宜。
繁殖方法
桑葚可以通过种子播种、扦插和压条等多种方式进行繁殖。种子播种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方法。选择健康的成熟果实,取出种子后晾干保存。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12小时,以提高发芽率。
栽培管理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特别是在幼苗期和果实膨大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施肥:生长期需适量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使用。开花前后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有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修剪:定期修剪枝条,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冬季休眠期进行重剪,控制树形和高度。
病虫害防治:注意防范蚜虫、红蜘蛛等常见害虫,及时发现并处理。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可以确保桑葚的健康生长和高产优质。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享受桑葚这一美味而营养丰富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