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多肉栽培经验|多肉植物变色的秘密和窍门

2025-01-11人已围观

多肉栽培经验|多肉植物变色的秘密和窍门

多肉植物变色的奥秘与养护技巧

文:花木君

多肉植物因其肥厚的叶片和多样的色彩深受植物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它们那独特的变色现象,更是吸引了无数眼球。许多花友在看到网络上其他人的多肉植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时,往往会好奇其背后的原因及如何实现这样的变色效果。

事实上,不仅仅是多肉植物,自然界中约有40多万种植物种,变色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与植物体内含有的卟啉、类叶色素和黄酮类(花青素)等三种物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简单来说,卟啉是绿色的基础,而卟啉类化合物如叶绿素A和叶绿素B等则负责植物的绿色表现;类叶色素,也称为类胡萝卜素,通常显示为黄色、橙色或红色;而黄酮类物质中的花青素则是花色的决定性因素,种类繁多,色彩丰富。

这三种物质在不同植物中或者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它们的相互作用、浓度和比例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合,使得植物展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这也许就是自然界神奇的一面。

以多肉植物为例,有些品种的颜色变化令人称奇,如黑法师的黑色和紫色,虹之玉的淡红色,火祭的鲜红色,黄丽的黄色,以及桃美人的粉色等。而这些色彩的变化不仅与品种有关,还与养护环境、土壤酸碱度、光照以及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1. 土壤酸碱度对多肉颜色的影响

首先来谈谈土壤问题。土壤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而某些植物在不同的酸碱度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主要分布在花朵和果实中。它的特点是颜色会随细胞液酸碱值的变化而变化:酸性环境下呈红色,中性时为紫色,碱性环境中则显蓝色。这种色彩的变幻是由于花青素浓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因此,利用这一特性,植物学家们已经培育出许多颜色鲜艳的新品种。然而,这些色彩变化并不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而是外部因素导致的变化,因而可能不太稳定。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花友在花卉市场购买的多肉植物,回家后更换了土壤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后,发现颜色有所改变。有时市场上非常迷人的多肉,养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变淡,缺乏美感,原因可能就是使用了不同酸碱度的土壤或水质造成的。

2. 光照对多肉颜色的影响

接着我们来探讨光照的作用。太阳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连续光谱,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两部分。可见光散射后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集中起来表现为白光;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比如,植物对红光最为敏感,而紫外线和可见光中的蓝光、紫光、青光等可以促进花青素的形成;红光则有助于二氧化碳的分解和叶绿素的形成等等。这里就不详细讨论复杂的机理了。我们只需了解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的强度能够影响植物的变色即可。

对于多肉植物来说,有经验的花友可能会观察到,在阳光充足的露天环境中生长的多肉颜色较深且偏野性;而在大棚内因温湿度和光照适宜而生长的多肉颜色则显得艳丽清新;自家阳台上养护的多肉颜色相对浅一些;而在落地玻璃窗台上养护的多肉颜色则较为平淡。

举例来说,如果把一盆黑法师放在全光照的露天环境中随着日照增多会变成紫黑色;火祭会从鲜红变为火红色;虹之玉锦会从绿粉变为粉红色;黄丽则会从淡黄变为金黄色等等。当然,地域不同,光照时间不同,颜色变化也会各不相同。整体而言,秋冬季节是多肉植物颜色变化最丰富的时期。这是因为秋冬季湿度低,空气中杂质较少,比较干燥,阳光紫外线能更多地照射到多肉植物上引起的变化。

3. 低温和温差引起的多肉植物颜色差异

最后我们来看低温和温差的影响。众所周知,叶绿素不耐低温,这是大多数落叶植物冬季落叶的原因之一。在长期低温下,叶片里的叶绿素逐渐减少,为了抵御寒冷天气,内部催生更多的花色素合成,这有助于吸收更多的紫外线,为植物提供热量,起到保暖作用。

然而部分植物在恶劣环境下,温度越来越低时不得不舍弃部分叶片以减少消耗,从而保存整体能量——这就是落叶的原因之一。在落叶过程中,由于花色素的变化出现迷幻般的色彩变化——这也是为何变色树种在秋冬季变色的原因。

对于多肉植物而言,由于其肉质茎或叶片蓄积了大量能量和养分,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护自身需求而不至于落叶(一般多肉植物允许的温度下)。然而,在低温环境下花色素增多,可以吸收更多紫外线和可见光的能量,导致变色现象发生——这是低温引起多肉叶色绚丽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高温差也能引起变色现象。如果植物处于恒温状态或温差变化小的环境中,自身反应机制缓慢,因而很少出现变色。相反,如果昼夜温差大,则容易出现变色现象,其中以红色居多——这仍是自身保护机能的正常反应。

因此,在秋冬季或人为设置的高温差环境中,多肉植物经常会展现出五彩缤纷的变色效果——有的叶片边缘变红、有的变成紫色、有的呈现金黄色等。如果气温再低一些的话,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红色变色现象。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冻害甚至叶片脱落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人们根据植物的特性以及多肉植物的特点有意识地让它们在户外环境中接受“历练”,从而使得多肉的颜色更加鲜艳多彩。有些甚至在恶劣环境下还能出现基因变异现象如斑锦变异等,不过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需要提醒各位花友的是,尽管多数多肉植物的肉质茎或叶片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总体来说它们并不特别耐寒。因此,千万不要为了追求五颜六色的变色效果而在天寒地冻的时候盲目进行低温和光照处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多肉无法适应环境而夭折,得不偿失!务必谨慎行事!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