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多肉中了金蚕蛊毒,怎么解-药锦的识别与挽救

2025-01-01人已围观

多肉中了金蚕蛊毒,怎么解?-药锦的识别与挽救

好的,您需要根据提供的内容进行润色并添加植物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修改后内容如下:

标题:如何辨别多肉“中毒”,以及正确养护方法

如果各位看过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想必会对其中的“金蝉蛊毒”记忆犹新。那是一种可怕的慢性毒药,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持续、缓慢地发作,最终令中毒者毙命。

武侠小说中的金蚕,可以制成蛊毒)

而我们喜爱的多肉植物,有时也会遭遇“歹人”,出于某些目的,给它们使坏用毒。

这种“中毒”的多肉,该如何加以辨别呢?

出锦,是植物由于环境、基因特殊等因素所产生的,一种颜色不同寻常的变异现象,尤其在多肉植物界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具体表现主要有:叶片出现白、黄、粉、米色等改变,变色部位可以呈现不同的形状,但区别于一些由花叶病毒、缺素症等导致的褪色现象。其中部分出锦植株,已被专门加以培育,形成了单独的园艺品种。

(锦化多肉品种,雅乐之舞)

在自然条件下,多肉出锦的概率比较小,而有些特别漂亮、稀少的锦化变异更是难得,甚至可以价值不菲。不少狂热的多肉植物收藏者都视之如珍宝,不惜抛掷千金,但求一“锦”。

既然锦化多肉如此受追捧,有些人就打起了相关的主意。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人为去制造假“锦”。

如果用化学物质过氧乙酸兑水,控制在一定的浓度,喷洒多肉植株。多肉就如同中了“金蚕蛊毒”,毒性缓慢发作,丧失合成叶绿素的能力,一步步走向衰弱甚至死亡。

但在药物毒性发作的一段时期内,原本普普通通的多肉,会变得非常漂亮。叶心生长点呈现白、黄、粉红等明亮的颜色,看上去五彩斑斓,极为引人注目。

一些不明内情的朋友,被它们的“美貌”所打动,忍不住以高出正常多肉一大截的价格,将其买回了家,视为珍贵。哪里知道,这恰恰是中毒的惨状。只要养护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无论您如何尽心照顾,这些多肉仍然无精打采,一副病恹恹的神态。

药锦多肉如果没得到干预,最终的结局只有两种:要么死亡;要么经过自身艰难的挣扎求生,勉强抗住了药物毒性,合成叶绿素的能力开始恢复。但也如同遭遇大劫,长势明显削弱。九死一生,熬到最后终于褪锦,恢复成原来的普通多肉模样。却令买下它的主人十分失望,大呼上当。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既然多肉假锦有这么大的害处,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应当准确识别它与真锦的区别,以免上当。

真锦通常有斑锦、覆轮锦等不同表现。除了覆轮锦比较规则外,其它多数出锦部位不定、形式相对随机、不规则。而药水制造出的假锦,则完全集中在中心生长点一带,形状十分规整,界限分明。说起来,还是挺容易辨别的。

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几种用于制造假锦的多肉,主要有红心莲、黑王子、巧克力方砖、玉露等。这些品种也真够倒霉的,没招没惹谁,只因受害后的“颜值”较高,经常集体惨遭毒手。

而已经买到多肉假锦的朋友们,也不必着急。莳花小蜜蜂这就将解毒之法奉上,尽量帮助您心爱的多肉,从“金蚕蛊”的痛苦折磨中解脱出来:

首先,侧提着盆,用喷头仔细、彻底地冲洗多肉叶片,洗掉上面残留的过氧乙酸。之所以需要侧提,是为了避免部分过氧乙酸流到盆土里。

然后,同样认真地冲洗盆土。清洗完毕后,将多肉放在通风处晾干,因为大部分多肉并不喜欢叶面湿漉漉。

叶片表面干燥后,用水勾兑能促进叶绿素合成的速效肥(蜜蜂用的是翠筠的必绿),比例不要过浓,对多肉进行喷雾。并给它施一点多肉型的缓释颗粒肥,或用多肉型液肥兑水灌根,补充营养。

再次通风晾干。将多肉放在光照、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利于它的恢复。

我们要做的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全看多肉自身的求生毅力和身体状况了。如果治疗顺利,它可以加快褪锦的速度,最终恢复成本来的健康面貌。但其中一小部分,因为中毒过深,光合作用能力几乎全部丧失,可能无法挽救。

尽管褪锦之后,表面看来,会造成多肉的“颜值”下滑,不再有那样的五光十色。但对我们来说,心爱植物的健康,难道不比满足虚假的畸形审美更重要吗?

真正的爱,绝非自以为是的控制和束缚,为了一己私欲迫使对方屈从于自己的需要。而是不强求,不计较回报,共同成长完善,给予彼此发自内心的幸福和自由,待人当如此,植物亦如此。

本文为原创,图片源于网络,在此致谢拍摄者,侵删。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