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多肉长出白根系,别大意,这是气根要解决

2024-11-30人已围观

多肉长出白根系,别大意,这是气根要解决

多肉长出白根系,别大意,这是气根要解决

所谓“多肉长须”,其实是指多肉植株的枝茎位置突然冒出毛细根状物质的现象。情况严重点的,这些长长的“须根”会从高处垂落顺势钻入土壤里面。谁也无法保证它们扎根土壤后是否会对多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植株一旦出现这一现象,大家最好是能够从根源上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在植物学中,“多肉长须”现象也叫“气生根”,它们往往通过吸收漂浮在空气水中的水分子来满足对自身的供给。等到它们一直延“伸”入土壤,就会和植株的根系产生竞争,不断从土壤里吸收养分。最重要的是,这些长长的“气生根”可能会一点点取代那些“老化”的根系,让其逐渐枯萎腐烂在泥土中,而对于想要将多肉向老桩方向培育的朋友,这便是巨大的灾难。

之所以多肉上会突然萌生出大量的气生根,源于植株长期处在养分和水分的双重缺乏下,面对即将“弹尽粮绝”的困境,植株开始“自救”,力图通过这些最新萌发的细根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颗粒。

相关的数据表明,夏天是一众季节中最容易萌发气生根的时段,这期间室外过高的温度不仅加快了外界水分蒸发的速度,就连花盆中的土壤也很难贮存住水分。如果仍旧按照以往的频率进行浇水,土壤里的水分有时根本还没来得及被根系吸收就先自行蒸发。于是,即使是为了保证多肉的株形趋于饱满而控水养护,大家也要掌握好其中的“度”,千万不能株形还没培育成功,植株自己先缺水而亡。

面对多肉植株上萌发出的气生根,大家绝对不能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一定要先想办法将情况控制住。首先,利用“浸盆”法快速给植株补充水分,将植株连着花盆一起放入盛有足量水的托盘里。其次,等水分一点点浸湿土壤后,开始修剪掉这些多余的气生根,注意修剪的时候务必仔细,不能放过任何一条“漏网之鱼”。

修剪完毕之后,大家就可按照以往的步骤正常养护多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两点:其一,一次浸盆法若还不能让多肉恢复生机,就采取两到三次,保证植株可以吸收到充足的水分为止;其二,修剪气生根的这一行为本质上不会对植株产生分毫伤害,大家可勉力而行。

为了预防多肉植物长出气生根,以下是一些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光照管理:多肉植物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夏季高温时需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导致叶片灼伤。春秋两季可给予全日照,冬季则应尽量放在南向窗台或阳台接受充足光照。

水分控制:多肉植物耐旱怕涝,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春秋生长旺季每周浇水1-2次,保持土壤微湿即可;夏季高温时减少浇水频率,每月1-2次即可;冬季休眠期则需严格控制浇水,每2-3周浇一次即可。同时,避免叶面积水,以防烂心。

温度调控:多肉植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8℃,夏季高温超过35℃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冬季低于5℃时应移至室内保暖,防止冻伤。

施肥策略:多肉植物对肥料需求不高,生长期每月施用一次稀释后的液肥即可。注意氮、磷、钾比例均衡,避免过量施氮肥导致徒长。休眠期则无需施肥。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用肥皂水、酒精棉球擦拭病斑,严重时使用相应的杀虫剂、杀菌剂。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修剪整形:适时修剪枯叶、过密枝叶,保持植株形态美观。对于长出气生根的多肉,应及时剪除并调整养护方式,如增加光照、合理浇水等。

换盆与配土:每1-2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更换大一号的花盆,换盆时选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如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光照、水分、温度管理,适时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换盆与配土,可以有效预防多肉植物长出气生根,保持其健康生长。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