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春夏之交多肉植物染病专家教你三招搞定霉菌
2024-11-13人已围观
春夏之交多肉植物染病专家教你三招搞定霉菌
这些被昵称为“肉肉”、“多肉”的,就是时下流行于办公室、家庭种植的多肉类植物。最近申城气温渐升,不时有雨水光顾,正是花花草草旺盛生长的好时节。可是近期网上的园艺论坛上也频频出现植物发霉的晒图和求救,尤以多肉类植物居多。
春夏之交,向来以易于照料著称的多肉类植物却状况频出,这是怎么回事?长霉的情况能避免或挽救吗?近日,在徐汇区科技周活动中,也有一些养花的市民提出了这类问题,沪上园艺专家邬志星对此作了解答和支招。
网友求救:“好养活”的多肉类植物集体长霉斑
家住浦西的上海网友“cher-ryme”近日在一个园艺论坛发帖,称种在自家露台上的十多株多肉类植物“宝绿”、“生石花”等,大多出现了根部发霉的情况。“8楼露台,光照好、通风也不错。一个月前开始种‘多肉’,现在发现好几棵主根发霉。哎,这还没到梅雨天呢!”
而在浦东上班的范小姐发现,办公室里的一排多肉类植物“紫珍珠”,近期集体出现了叶子长霉斑的情况。“都说多肉类植物好养,适合办公室,怎么这些一向健康的‘多肉’最近就出问题了?”范小姐一筹莫展。
专家支招: “吃雨水”不可取,通风是王道
“植物长霉,在这个季节其实是常见的。”邬志星告诉记者,5月18日他的园艺工作室挂牌为徐汇区首批名家科普工作室,为社区居民传播家庭园艺知识。几天来,他已经收到好几位市民提出的类似“求救”。“多肉类植物包括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大戟科、百合科等的部分植物,很多来自热带干旱地带,不喜欢潮湿多水的环境。近期上海临近梅雨季节,雨水增多,如果不注意科学养护,‘多肉’就会出现根、茎、叶发霉的情况。”
预防多肉类植物发霉,邬志星提示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通风。“这类植物怕冷,也怕闷热,气温较高时要放在通风处。如果养在办公室里,也不要放在一直关闭的房间里。”二是要严格控制浇水。可以观察叶片是否饱满,如果有一点干瘪感了,就适量浇水。浇水过多,除了有发霉腐烂的隐患外,还会让肉质茎叶长得变形,影响美观。“一般来说,肉质叶片薄的要比厚的需水量大一些”。
邬志星特别提醒,有人逢到雨天,就把植物拿到阳台、露台上去“吃雨水”,一放就是好几天,这很不妥。“淋雨最多只能一天,浸水过多的话,太阳一晒,根就烂了。”
换土、掰叶、灭菌,三招拯救发霉“肉肉”
如果多肉类植物已经长了霉,该怎么办呢?除了采用以上养护方法外,邬志星支了三招。一是换土。如果根部发霉了,可将病患处割去,换用砂质土壤继续种,利于排水透湿。二是掰去病叶,阻断霉菌传染。“不少多肉类的生命力很强,如果病叶太多,就把好的叶子摘下插在土里重新种植。”三是使用药剂灭菌。
“其实除了发霉,最近多肉类植物还容易出另一种问题:叶片变色、发焦。这是因为近期气温升高,如果还是经常给它们晒大太阳的话,叶片就会老化,出现变色和尖端发焦。建议放在半阴半阳的环境里。”
邬志星还介绍,不少多肉类植物不但具有观赏性,还有利于环境健康,它们采取一种叫做“景天酸代谢”的代谢方式,夜间能吸收二氧化碳,放置在卧室对人体颇有好处。只要掌握养护要点,这些“多肉”就能平安度过高温多雨的季节。
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方法
选择合适土壤:多肉类植物喜欢通透性好的土壤,推荐使用砂质土壤或者混合珍珠岩和蛭石的配方土,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
光照需求:虽然多肉类植物大多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在夏季应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导致叶片灼伤。春秋两季则可接受全日照。
浇水管理: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待土壤表层完全干燥后再浇透水。冬季应减少浇水频率,以免根系腐烂。同时注意避免水珠残留在叶片中心或凹陷处,以防引起黑腐病。
施肥:生长季节(春秋季)每月施一次薄肥即可,肥料可选择低氮高磷钾的缓释肥,促进植株健壮及花色鲜艳。休眠期(夏冬季)则无需施肥。
注意事项
通风透气:确保栽培环境的良好通风是防止霉菌侵袭的关键。即使在室内养护,也要定期开窗换气或使用风扇辅助空气流通。
避免积水:无论是花盆底部还是叶片中心积水都会加速霉菌的生长。因此,浇水后要及时倒掉底盘多余水分,并保持叶片干燥。
及时清理枯叶与病株:一旦发现有枯萎或病变的叶子和枝条,应立即剪除并用消毒剪刀处理伤口,防止病菌扩散至健康部分。
控制湿度:在梅雨季节或湿度较高的地区,可以通过开启除湿机或放置干燥剂来降低周围环境的湿度,为多肉创造一个更为适宜的生长条件。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是否有虫害迹象,如蚜虫、介壳虫等,一旦发现应及时用相应的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治理。对于已经出现霉变的植株,除了上述提到的换土、掰叶、灭菌措施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含有多菌灵或百菌清成分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治疗,但务必按照说明书指导浓度使用,避免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