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中药材桑叶(中药材桑叶有什么功效和副作用)
2025-03-09人已围观
中药材桑叶
桑叶
拼音名:Sāng Yè
别名:铁扇子(《百草镜》)。
原形:落叶乔木或灌木,高3~7米;通常灌木状,植物体含乳液。树皮黄褐色,枝灰白色疏生细纵裂纹,幼时微有细毛。叶卵形或椭圆形,长5~1O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心脏形或不对称,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叶上面绿色或暗绿以色,略有光泽;下面黄绿色,脉腋有茸毛;叶柄长1.5~4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成柔荑花序,萼片4,花瓣4;雌花成穗状花序;萼片4深裂,柱头2裂。聚合果腋生,肉质,椭圆形,深紫色或黑色,少有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本植物的根(桑根)、嫩枝(桑枝)、树皮中的白色液汁(桑皮汁)以及叶中的白色液虫(桑蠹虫),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有栽培。以江苏、浙江一带为多。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尤以南部育蚕区产量最大,质量亦佳。
化学成分:含芸香甙、槲皮素、异槲皮甙、槲皮素-3-三葡糖甙、微量的β-谷甾醇、菜油甾醇、蛇麻脂醇、内消旋肌醇、昆虫变态激素牛膝甾酮和蜕皮甾酮、溶血素、绿原酸等。挥发油成分中有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己酸、异己酸、水杨酸甲酯、愈创木酚、酚、邻苯甲酚、间苯甲酚、丁香油酚等,又含草酸、延胡索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棕榈酸及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药理作用:以四氧嘧啶性糖尿病之大鼠的空腹血糖、肾上腺素高血糖的测定作指标,桑叶有抗糖尿病作用。国内在用桑叶注射液治疗下肢象皮肿时测定了它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很小,在亚急性试验中,用10%桑叶注射液人用量的60倍,连续给21天,对内脏器官无损害,如超过人用量的250倍以上,则对肝、肺、肾等有一定损害(变性、出血);桑叶注射液无刺激性,不引起溶血及血凝,亦不引起过敏及补体下降。芸香甙和槲皮素的药理参见”槐花”条。
炮制:拣去杂质,搓碎,簸去梗,筛去泥屑。蜜桑叶:取净桑叶,加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叶10斤,用炼熟蜂蜜2~5斤)
性味:苦甘,寒。《日华子本草》:”暖,无毒。”①《日华子本草》:”味微苦甘。”②《纲目》:”味苦甘而寒,有毒。”③《医林纂要》:”甘酸辛。”④《本草再新》:”味苦甘辛,性凉,无毒。”⑤《本草求真》:”味甘辛而大寒。”⑥《中国药植图鉴》:”微苦甘,平。”
归经:①《本草经疏》:“入足太阳、手足阳明经。”②《本草经解要》:“人手太阴肺经、足少阳胆经。”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
①《本草经疏》:”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是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除风。经霜则兼清肃,故又能明目而止渴。发者血之余也,益血故又能长发,凉血故又止吐血。合痈口,罨穿掌,疗汤火,皆清凉补血之功也。”②《本草蒙筌》:”采经霜者煮汤,洗眼去风泪殊胜。盐捣敷蛇咬,盖压灸阳之毒甚效。”③《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④《本经逢原》:”桑叶清肺胃,去风热,疏肝,止汗。”②《本草从新》:”滋燥,凉血,止血。”⑧《百草镜》:”治吐血,金疮出血。”⑨《本草图借》:”炙焙研为末服,治小儿惊痫。⑩《本草撮要》:”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洗眼去风泪。”⑾《得配本草》:”配麦冬,治劳热。配生地、阿胶,治嗽血。配黑芝麻蜜丸,除湿祛风明目。”⑿《山东中药》:”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⒀《中国药植志》:”消肿痛,镇咳,祛风湿。”⒁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止咳定喘。”⒂《广东中药》Ⅱ:”化痰止嗽,治热咳痰血。”⒃《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清热,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五分,苦梗二两,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再服。(《温病条辨》桑菊饮)⑦治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频熏洗。(《濒湖集简方》)⑧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肤甲错,麻痹不仁:嫩桑叶(去蒂,洗净,晒干)一斤,黑胡麻子(淘净)四两,怀熟地四两,生白术四两,冰糖一两五钱。将桑叶晒干轧碎,其余药物研碎拌匀;使冰糖化水,共置瓷盘中蒸二小时许,再晒干轧成粗末。每服三钱至六钱。(《麻疹集成》桑麻丸)④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四肢麻木:桑叶十克,菊花十克,白芍十钱,石决明二十五克。(《山东中草药手册》)⑤治风温壮热:冬桑叶一两。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⑥治血虚舌强不能言,四肢麻木,筋抽肉战,遍体疼痛等症:嫩桑叶(须去蒂,晒枯为末)一斤,黑芝麻(炒)四两。将芝麻擂碎,和蜜炼为丸如弹子大。每早服三丸,盐汤下。(《麻疹集成》桑麻丸)⑦治吐血不止:晚桑叶焙研末,空心温米饮调服三钱匕。(《圣惠方》)⑧治霍乱已吐利后仍渴不止:桑叶一握。以水一升,煮取半升,顿服尽。(《圣济总录》)⑨治小儿渴: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片傅过,将线系蒂悬檐,阴干后揉碎,又以生蜜和和作丸,如大拇指帝三分大。每日吃三丸,但用以止渴。(《小儿科》桑蜜丸)⑩治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三升。水煎过二沸,带汤蒸坐熏洗。(《仁斋直指方》)⑾治痈口不收:经霜黄桑叶。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⑿治火烧及汤泡疮口不敛:经霜桑叶烧存性为末敷之。(《医学正传》)⒀治穿掌毒肿:新桑叶研烂盫之。(《外科活人定本》)⒁痈口不敛:经霜黄桑叶为末敷之。(《仁斋直传》)⒂治汤火伤疮:经霜桑叶、何首乌等分。为末敷之。(《外科发挥》)⒃治咽喉红肿,牙痛:桑叶三至五钱,荆芥、菊花各二钱五分。水煎服。(《安徽中草药》)⒄治头目眩晕: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枸杞子三钱,决明子二钱。水煎代茶饮。(《山东中草药手册》)⒅治摇头风 (舌伸出,流清水):桑叶一至二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下肢象皮肿:采用10%桑叶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5毫升,每日1次或2次。10~15天为一疗程,必要时间隔10天左右重复注射。据1962年湖南长沙县人民医院观察21例的治疗效果:凡属象皮肿后期患者,基本痊愈2例(腿围缩至健侧水平或临床症状消退),显着进步8例(腿围平均缩小4.5厘米以上),改善8例(腿围平均缩小3厘米),无效3例(均为严重象皮肿)。凡属象皮肿中期患者,显著进步者2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改善者2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而象皮肿初期患者疗效较佳。一般肌肉注射后未见不良反应;仅个别用药后出现轻度发烧、腰背酸痛或有注射部位轻度疼痛现象;个别长期使用者曾发生臀部硬结并导致坐骨神经痛(停药后消失)。为了更好发挥疗效,在使用1~2疗程未见效者即改用温水浸浴法(水温38~40℃,每三天浸一次),坚持长期治疗,亦收到一定效果;对其中疗效不显的三肢受累者仍给予注射疗法。此外应注意使患部经常保持清洁,避免过度劳动和外伤感染。附注:下列同属.植物.亦同等入药:①鸡桑柘树(《救荒本草》),植物体含橡胶乳汁。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②蒙桑柘树家桑之变种(《中国树木分类学》)。叶卵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全缘或不规则分裂;两面光滑无毛或仅背面有柔毛;叶柄短或有长柄。分布东北、华北至华东;③仁杞柘树家桑的变种(《经济植物手册》)。枝条柔弱下垂。叶心形或近圆形;具3~5浅裂或波状圆齿;背面密生柔毛;叶柄长约2.3厘米。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备注:下列少数省区的药材习用品与本品相同而不同属的.植物:①山桑柘树桑科植物山拐枣的枝叶(见”山拐枣”条)。分布四川、贵州等地。②蒙桑柘树桑科植物蒙桑的枝叶(见”蒙椹子”条)。分布湖北、四川、陕西等地。此外.尚有以同属.植物.野桑柘树的枝叶作桑叶使用.参见”野桑叶”条。摘录:《中药志》
【摘录】《中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