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咖啡树的形态特征
2025-04-18人已围观
咖啡树的形态特征
叶部结构
作为茜草科多年生常绿植物,咖啡树呈现灌木或小乔木形态。其枝干系统具备典型特征:基部多分枝结构明显,成熟枝干呈灰白色且具膨大节间,幼枝则为压扁形态且无毛。叶片呈对生排列,表面覆盖蜡质表层,叶型表现为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度区间6-14厘米,宽度3.5-5厘米,叶尖具渐尖特征,基部楔形或钝圆。值得注意的是,其叶片两面均无绒毛,中脉凸起显著,侧脉每侧分布7-13条,构成网状脉络。
花部特征
每年3月进入盛花期,聚伞花序以簇生形式分布于叶腋处,每花序包含2-5朵花体。花冠呈现纯白色,管状结构长度10-18毫米,雄蕊5枚伸出冠管,雌蕊花柱长达12-14毫米。特殊的是,花朵释放的茉莉香气可维持2-3天,但单花寿命仅72小时左右,随后进入凋谢期。相较于传统观赏花卉,其花部构造具有雌雄同株特性,自花授粉成功率高达85%。
果实发育
花谢后形成椭圆形肉质浆果,成熟期呈现深红色(少数品种为黄色),直径12-16毫米。果体结构分层明确:外层为硬质膜状外果皮,中层为含糖量达15%的甜味果肉,内部包裹两粒平面相对种子(即咖啡豆)。从开花至果实成熟需8-12个月周期,单株年产量可达3-5公斤鲜果。数据显示,每公斤鲜果可提取120-150克生咖啡豆。
咖啡豆特性
种子呈椭圆形扁平状,长度8-10毫米,背面凸起且腹面平坦,纵槽特征明显。相较于中粒种和大粒种,小粒咖啡因含量显著降低至1.1%左右,但香气物质浓度高出30%。其化学成分包含:
? 咖啡碱:占比1.2-2.4%(中枢神经兴奋剂)
? 粗脂肪:12-15%(影响口感醇厚度)
? 还原糖:6-8%(烘焙焦糖化反应基质)
? 蛋白质:10-13%(形成泡沫层关键物质)
品种差异
全球主要栽培种呈现明显形态分化:
1. 小粒种(阿拉比卡)
- 主干高度5-8米
- 叶长12-16cm,宽5-7cm
- 抗寒阈值-1℃
2. 中粒种(罗布斯塔)
- 植株可达10米
- 叶长20-24cm,宽8-10cm
- 耐高温40℃
3. 大粒种(利比里卡)
- 叶缘近无波纹
- 果径18-22mm
- 抗旱性突出
生态适应性
该物种原生热带雨林环境,最适生长条件包括:
? 海拔:800-1800米(小粒种)
? 年均温:19-22℃
? 年降雨:1250mm以上(花期需150mm/月)
? 土壤pH:5.5-6.5
耐阴性测试表明,70%遮光环境下光合效率仍保持85%基准水平,但全光照会导致叶灼伤率增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