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想要种植北方芍药切花?这些技术方法能帮你(芍药鲜切花怎么开花)
2025-03-19人已围观
想要种植北方芍药切花?这些技术方法能帮你
促成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为了满足设施促成栽培条件下芍药的鲜切花需求,需要综合考虑芍药的花茎硬度、成花率、经济价值以及对促成栽培的响应等因素。筛选出的适合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
花茎有一定的硬度和长度;
采摘后耐水养且不易腐败;
花蕾圆润、完整且不易开裂;
成花率高等。
根据花期的不同,适合北方地区设施促成栽培的品种分为早花期、中花期和晚花期三类:
早花期品种:如‘大富贵’、‘荷兰红’、‘火焰’、‘珊瑚日落’等;
中花期品种:如‘桃花飞雪’、‘福至如归’、‘朱尔斯·埃先生(兰富士)’等;
晚花期品种:如‘莎拉·伯恩哈特’等。
1.2 温室条件
温室是实现芍药设施促成栽培的关键环境。为了确保芍药能够在非自然花期顺利开花,温室需要配备以下设备:
保温设备:保持温室内温度稳定;
放风口:调节空气流通;
补光设备:弥补日照不足;
滴灌系统:提供均匀的水分供给;
加温设备:必要时提升温度;
除湿设备:控制湿度;
补光设备:增强光照强度。
此外,北方地区的温室还需加装保温材料,并配备放风口、滴灌、加温、除湿、补光等设备。
1.3 盆栽基质选择
选择合适的盆栽基质对于芍药的生长至关重要。基质需兼顾透气性、排水性和养分供给。推荐使用以下配方:
上口径38 cm、下口径30 cm、高40.5 cm的花盆;
添加25 L基质;
基质由园土、草炭、椰糠、蛭石和珍珠岩按4:2:1:1:1的比例混合;
同时混入少量水溶性复合肥制成浇灌液,或用500 mg/L多菌灵溶液浇灌杀菌。
1.4 定植前筛选
选用无病虫害、机械损伤、3~4年生、健壮的芍药植株进行定植。每个花盆内至少应包含8个饱满的花芽和8根粗度大于0.5 cm的健壮根系。
1.5 定植前消杀
为了防止根部病害,定植前需对芍药根部进行消毒处理:
使用50%辛硫磷 2 0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浸根2分钟;
蘸根消毒杀虫。
1.6 低温冷藏
芍药需先完成生理休眠才能顺利进行促成栽培。早花型和晚花型芍药需要40~60天的低温冷藏处理以满足条件,生产上可利用赤霉素提前解除芍药的休眠状态,转至温室进行促成栽培。使用生长素处理花芽可提前到达雄蕊原基分化期,缩短促成栽培时间,早花型和晚花型芍药从休眠到开花需要50~70天。
设施栽培管理要点
2.1 温度控制
芍药盆栽进入温室后,应进行阶段性式升温,避免叶片徒长和花败育。具体温度控制如下:
0~10℃:昼温15~20℃,夜温5~10℃;
8~23天:昼温18~20℃,夜温10~15℃;
现蕾期到采收前:昼温20~25℃,夜温15~18℃,不宜超过28℃,以降低茎秆细弱,提高切花品质。
2.2 水分管理
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防止肉质根系发生腐烂变质。浇水频率为每15天左右浇透一次,现蕾期至采收前每3~5天浇一次。相对湿度低于30%时应立即浇水,忌积水。
2.3 光照控制
自然光照不足时会影响花蕾发育,需使用250 W高压钠灯补光,灯间距设为3米。萌芽后7天,当自然光照时间不足10小时时,使用高压钠灯补充光照,以提高切花品质。
2.4 肥料管理
芍药喜肥,萌芽后施磷钾肥,展叶期每10天喷施钙肥、硅肥,可选择1%醋酸钙+3%磷酸二氢钾或1%碳酸钙+3%磷酸二氢钾,提高花枝长度和茎强度。
2.5 激素使用
利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多菌灵等激素解除休眠,促进花芽分化和分化生长,提高切花质量。例如,浇灌100 mg/L赤霉素或300 mg/L腐植酸可同时保证切花质量和催花效果。
2.6 修剪与病虫害防治
定期修剪弱芽、侧蕾、畸形蕾和败育蕾,以提高花枝品质。设施栽培易发生病虫害,需综合管理,及时通风,加强植株行距,选用健壮芍药,注重水肥管理,利用粘虫板阻断病虫害传播。发现病虫害后应立即清除病枝、病株、病叶并选择安全高效的农药进行交替或搭配喷施,减少病菌抗药性,防止发病率增加。
2.7 病虫害防治类型与防治措施
2.7.1 病害:主要包括灰霉病、疫病、根腐病、白粉病、红斑病和炭疽病等。针对不同病害,采取相应的药剂防治措施,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锌等。
2.7.2 虫害:主要包括蛴螬和蚜虫。可通过使用马拉松乳剂或氧化乐果等药剂进行灌溉或喷洒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