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茱萸和重阳节)
2025-03-05人已围观
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
卡通手绘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海报插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到重阳节,许多人都会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著名七言绝句。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蕴含了当时重阳节的三种习俗:登高、佩茱萸和亲人团聚。此外,重阳节还有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也提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茱萸与菊花:重阳节的象征
茱萸和菊花因此成为象征重阳节的两大植物。那么,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西晋时期的著名人物周处在其著作《风土记》中记载:“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 这里的茱萸指的是吴茱萸,具有强烈的气味。插戴茱萸的目的是为了辟除恶气并抵御初寒。古人用于“辟恶气”的植物还包括佩兰、艾草、菖蒲和苍术等有强烈气味的植物。
重阳节“辟恶气”的原因
为何古人认为重阳节需要“辟恶气”呢?因为重阳节的月数和日数均为九。《易经》中提到“阳爻为九”,九九两阳相重便形成了重阳节的名称。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过于旺盛,阴阳失调,因此需要通过佩戴茱萸等方式来避邪祛病。这一习俗与端午节类似,后者也是为了驱除邪气。
重阳节相关诗词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绘重阳节及茱萸之美的作品,如明代石茂华的《九月九日登长城关》中有“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元代张可久的《风入松·九日》中有“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宋代宋祁的《九日置酒》中提到“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自然美景,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吴茱萸的历史传说
关于吴茱萸的名字背后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向楚国进献了一种名为吴萸的药材作为贡品。楚王对此非常不满,但在得知这种药材能够治疗疾病后改变了态度,并将之命名为吴茱萸以纪念那位发现它功效的朱大夫。另一个流传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讲述了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轻人如何利用茱萸叶和菊花酒帮助村民们躲避了一场大瘟疫的故事。从此之后,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人们都会按照习俗进行登高、佩戴茱萸等活动以祈求平安健康。
吴茱萸简介
最后让我们了解一下本文主角——吴茱萸(学名Evodiaminesis)。这是一种属于芸香科的小乔木或灌木,高度通常在3-5米之间,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未成熟的果实经过处理后可以制成中药材——吴茱萸,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此外,它还可用于驱除体内寄生虫。
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光照需求:吴茱萸喜欢充足的阳光直射,适合种植于庭院或阳台等光照较好的地方。
土壤条件:偏好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
浇水频率:保持土壤微湿即可,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春夏季节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秋冬则应减少浇水量以防冻害发生。
施肥要求:生长旺盛期每月施用一次复合肥即可满足其营养需求。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是否有虫害迹象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同时注意通风透气降低发病几率。
修剪整形:适时进行轻剪以促进新枝萌发,维持良好的树形结构。
以上就是关于吴茱萸的基本介绍以及如何正确地对其进行栽培养护的方法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