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春季小麦黄苗干尖、枯叶死棵是怎样造成的?如何分类防治补救?(种小麦的最佳时间)
2025-02-27人已围观
春季小麦黄苗干尖、枯叶死棵是怎样造成的?如何分类防治补救?
小麦发黄干枯及死苗死棵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随着二月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发现自家地里的小麦出现了严重的黄枯现象,包括叶黄、死苗甚至死棵的现象。这对即将进入春季返青拔节期的小麦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因此,本文将详细解析造成小麦发黄干枯及死苗死棵的主要原因,并提供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有效解决问题,避免后续损失。
一、造成小麦发黄干枯及死苗死棵的主要原因总结
短期强降温造成的低温冻害
短期强降温(寒潮天气)是造成小麦黄枯及死苗死棵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极端降温往往在短时间内导致麦苗受到严重冻害,尤其是在冬前或早春时期。
秸秆还田整地沉墒质量差
很多地区在小麦播种后会进行秸秆还田,但秸秆粉碎不细、抛洒不匀和耕翻深度不够会导致土壤松软,根系不能充分接触土壤,影响麦苗的生长。
施肥不当或发生肥害
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高氮化肥等可能导致麦苗出现肥害,尤其在气温较低时更容易发生。此外,一些酸性肥料也可能对麦苗造成伤害。
遭遇病虫害
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金针虫以及地上病害如条锈病、纹枯病等都可能导致小麦发黄甚至枯死。
田间积水过多
持续降雨或浇水过量会导致田间积水,使麦根缺氧而发生烂根现象,进而导致黄叶和死苗。
除草剂药害
使用除草剂不当,特别是低温下喷药容易导致药害,使得麦苗发黄甚至枯死。
春季多倒春寒、晚霜冻
春季频繁出现的低温和霜冻也会对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小麦返青拔节期。
播种过早或过晚
播种时间不当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播种过早导致冬前旺长,容易受冻害;播种过晚则导致苗情较弱,抗逆性差。
气候干旱缺水
气候干旱且未能及时补水灌溉也是导致小麦发黄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关于小麦发黄干枯及死苗死棵问题的防治补救办法
针对上述原因,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防治及补救方法:
选择耐寒品种
尽量选择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可以有效减少低温冻害的发生率。避免盲目使用春性或半春性小麦品种。
合理整地和秸秆处理
对于秸秆还田地块,应将秸秆粉碎至5-6公分以内,均匀抛洒后进行深翻(建议30公分左右),然后耙细播种。同时,适量增施尿素以预防秸秆发酵过程中争夺氮肥。
如果整地质量差或镇压不实,应在播种后及时浇水或镇压沉实土壤,并在冬前进行镇压以提高土壤紧实度和保温保水性能。
适时追肥与浇水
根据土壤湿度和温度情况适时浇水,特别是在寒潮来临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防冻害。同时,结合浇水追施速效肥料如尿素,促进弱苗恢复生长。
春季返青期要及时追施返青肥,并注意补充钾肥以提高植株抗逆性。
加强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例如使用联苯·噻虫胺、阿维·哒螨灵等杀虫剂;嘧菌酯、醚菌酯等杀菌剂。
对于红蜘蛛、蚜虫等常见害虫可选用相应特效药物进行防控。
合理使用除草剂
严格控制除草剂用量及使用方法,避免低温下施用以免产生药害。建议选择晴朗无风天气施药,并遵循说明书指导操作。
若已发生除草剂药害,可通过喷施尿素水+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等营养元素来缓解症状。
防止田间积水
做好排水沟渠建设维护工作,确保雨后能迅速排出积水防止根部腐烂。对于地势低洼易积水区域更需加强管理。
春季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应特别注意及时排涝降湿。
科学安排播种时间和密度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日期,避免过早或过晚种植导致不良后果。通常情况下南方冬播区以秋分后为宜,北方春播区则需待土壤解冻后再行播种。
控制好每亩播种量,一般半冬性品种每亩约18-20万粒左右较为合适。
应对极端天气变化
对于遭受冻害严重的地块可以先浇水再施肥促其恢复生机后再考虑是否继续打药除草等问题。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的实施,相信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小麦发黄干枯及死苗死棵的问题,并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希望广大农户朋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建议,共同保障今年粮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