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园林植物秋季常见病害之樱花褐斑病(一)(樱花黑斑病)

2025-02-20人已围观

园林植物秋季常见病害之樱花褐斑病(一)

秋季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樱花褐斑穿孔病的识别与管理

樱花褐斑穿孔病概述

症状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导致叶片上形成穿孔,并最终引起落叶。在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会出现针尖大小的斑点,这些斑点呈紫褐色,并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颜色会从褐色转变为灰白色,边缘保持紫褐色,直径可达5mm左右。到了后期,在病斑上可以看到灰褐色粉末状的物质,这是由病原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及其梗构成的。最终,病斑中心部分干枯脱落,形成具有整齐边缘的小孔洞。当疾病严重时,整个叶子会被多个小洞覆盖,从而加速整株树木落叶过程。

发病规律

该病菌能够以子囊壳或者菌丝体形式在受感染的老叶中存活过冬。到了第二年春季,随着气温回暖,子囊孢子通过空气传播开来,遇到适宜条件后迅速繁殖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并通过风雨及气流进一步扩散。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会在6月份左右开始出现,而在8月至9月期间达到高峰期。多雨湿润的环境特别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尤其是对于日本樱花(粉红色)以及晚樱品种来说更为明显。

防治方法

针对樱花褐斑穿孔病的有效控制策略包括物理手段与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栽培措施:及时清除所有受到侵害的叶子和枝条非常重要,这样做不仅可以阻止病菌继续扩散,还能减少下一年潜在的感染源。此外,适当进行修剪也有助于提高植株整体通风透光性,降低湿度水平,进而抑制真菌活动。

化学防治:

在树木萌芽之前使用浓度为2-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溶液喷洒;

或者选择1:1:120比例配制而成的波尔多液作为保护剂;

当6月份首次发现病症迹象时,推荐采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至500倍后均匀地洒在受影响区域;

另一种选择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照1000倍比例调配好后再行施用。

根据具体情况每隔7至10天重复一次上述操作过程,一般建议连续执行两到三次直至完全控制住病情为止。

养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提到的专业治疗方法外,在日常养护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来促进樱花健康生长并增强其抵抗能力:

合理浇水:避免过度灌溉造成根部积水,但也要保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适量施肥:根据植物生长阶段适时补充所需营养元素,特别是富含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

光照充足:确保每天至少接受6小时以上的阳光直射。

定期检查:经常性地观察植株是否有异常变化,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行动。

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技术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预防并治疗樱花褐斑穿孔病,让您的花园里的樱花更加美丽灿烂!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