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朱槿-又名扶桑、佛槿、中国蔷薇(朱槿介绍)

2025-02-19人已围观

朱槿-又名扶桑、佛槿、中国蔷薇

朱槿(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别名扶桑、佛槿、中国蔷薇。汉语拼音为zhujin。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所以在中国岭南地区被称为大红花。

形态特征

朱槿是一种常绿灌木,株高约1-3米;小枝圆柱形,疏被星状柔毛。叶阔卵形或狭卵形,长4-9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粗齿或缺刻,两面除背面沿脉上有少许疏毛外均无毛;叶柄长5-20毫米,上面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5-12毫米,被毛。

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梗长3-7厘米,疏被星状柔毛或近平滑无毛,近端有节;小苞片6-7,线形,长8-15毫米,疏被星状柔毛,基部合生;花萼钟形,长约2厘米,被星状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针形;花冠漏斗形,直径6-10厘米,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圆,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长4-8厘米,平滑无毛;花柱枝5。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有喙。花期全年。

植物学史

中国对朱槿(扶桑)的栽培观赏历史悠久,将其视为神树。《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郭璞注:“扶桑,木也。”《楚辞·九歌·东君》云:“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王逸注:“日出,下浴于汤谷,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汉代《海内十洲记·带洲》云:“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

西晋植物学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朱槿的记载,内容如下:“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於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插枝即活。出高凉郡。一名赤槿,一名日及。”

唐代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诗云:“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因谓为日出处。亦代指太阳。唐代诗人李绅的《朱槿花》诗曰:“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繁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宋代《太平御览》卷九五五引郭璞《玄中记》云:“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

宋代诗人蔡襄酷爱朱槿,在漳州做写事判官时,晚秋季节,在西耕园驿庭园内看到数十株朱槿,当即时作诗赞赏,不久他离漳州东下,临行前特地去观看一回,又作诗一首。15年后,他再次来到漳州,专程去观赏朱槿,并写了一篇小序,将前后15年3次观赏朱槿之事记录下来留作纪念。15年之久不忘朱槿,诗人爱此花之深切可见一斑。

明代凌云翰《关山雪霁图》诗云:“扶桑飞上金毕逋,暗水流澌度空谷。”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扶桑》载:“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认为:“东海日出处有朱槿树,此花光艳照日,其叶似桑,因以比之,后人讹为佛桑,乃木槿别种,故日及诸名,亦与之同。”认为佛桑是朱槿之误。

清代李调元所著的《南越笔记》中记载:“佛桑一名花上花。花上复花,重台也。即朱槿。”认为佛桑是指一种花上有花的朱槿品种。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载:“扶桑花,粤中处处有之,叶似桑而略小,有大红、浅红、黄三色,大者开泛如芍药,朝开暮落,落已复开,自三月至十月不绝。”清代颜光敏《望华山》诗云:“天鸡晓彻扶桑涌,石马宵鸣翠辇过。”

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光照与温度

朱槿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但也能在半阴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C。在冬季较冷的地区,需要采取保温措施或将植株移入室内。

土壤与施肥

朱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好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土壤。在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复合肥料即可。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烧根。

浇水与湿度

朱槿喜湿润环境,但不耐水涝。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待土壤表面干燥后再进行适量浇水。夏季高温时期可适当增加浇水频次,保持土壤湿润。

修剪与整形

定期修剪有助于促进朱槿的新枝生长和花朵开放。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全面修剪,去除枯枝、病枝和过密枝条。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整形修剪。

病虫害防治

朱槿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侵袭以及白粉病、黑斑病等病害影响。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如喷洒杀虫剂或杀菌剂,并加强通风透光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通过以上养护方法可以有效保证朱槿健康生长并开出美丽的花朵。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并照顾这种美丽而富有文化意义的植物!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