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油茶叶枯病会引起落叶,降低挂果率,需正确辨认、科学防治(油茶叶枯病用什么药最好)
2025-02-03人已围观
油茶叶枯病会引起落叶,降低挂果率,需正确辨认、科学防治
油茶叶枯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方法
随着油茶在南方各省区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油茶病害种类也有所增加,导致油茶叶片和果实掉落,影响油茶树生长和油茶产量。油茶叶枯病主要危害油茶叶片、果实,发病后使得大量叶片、果实提早掉落,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降低挂果率。该病在各油茶产区局部或零星发生,相对较轻,但以往有严重发生的油茶林,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本篇主要介绍油茶叶枯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方法,仅供参考。
一、油茶叶枯病的发病特点
油茶叶枯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很快扩展为黄色或褐色不规则的大圆形病斑。这些病斑不仅影响叶片的外观,还会导致叶片功能受损。果实感病后1个月左右出现裂果、落果,甚至腐败软化。典型病斑呈不规则状,红褐色或灰褐色,病斑连片成大枯斑,病叶病部与绿叶交界处有一条较病斑深的带,界限明显,部分病斑上产生黑色颗粒。
值得注意的是,油茶软腐病有的地方也叫叶枯病,油茶软腐病与叶枯病发病后均会引起油茶大量落叶、落果,发生时期较相似,但两者病原菌不同,典型病斑症状有差异。油茶软腐病“软腐型”病斑其叶肉组织会腐烂,仅剩表皮,黄褐色的“枯死型”病斑的病叶不易脱落,后期病斑上散生土黄色粒状物,用放大镜观看呈纽扣状。
发病特点:
- 病原菌:由小孢拟盘多毛孢(真菌)侵染引起。
- 温度条件:在10-30℃均能生长,适温为20-30℃,温度高于30℃难以生长。
- 发病时间:油茶树叶片在3月下旬左右开始发病,4-9月若遇阴雨天气,病害蔓延快速。
- 症状表现:引起叶片干枯、落叶,大部分感病叶片干枯面积占整片叶的50%以上。
二、防治方法
油茶病虫害的防控是油茶产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策略。茶油是健康食用油,同时为避免伤害本土地蜂等授粉昆虫,在防治过程中尽量少用化学农药,以营林调控为主。
清园
冬季整枝修剪:清除越冬病叶、病果、枯老枝等,并及时用石硫合剂清园,减少病原菌基数。
春季清理:在春季发芽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工作,确保没有残留的病叶和病果。
加强抚育管理
选用正规苗木:选择健康的苗木种植,避免使用带有病菌的苗木。
合理种植密度: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避免苗木和林分过密,过密的油茶林要进行疏伐,确保通风透光良好。
施肥管理:根据油茶林土壤肥力和油茶树龄,因地制宜施好肥。基肥注重有机肥的施用,追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适当补充硼、锌等中微量元素,提高油茶树的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
初期处理:油茶叶枯病发生初期,可选用波尔多液、多菌灵、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和戊唑醇等药剂进行全株喷雾防治,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保护性喷施:建议春梢展叶后用波尔多液或多菌灵喷施,以保护春梢叶片,可减轻油茶叶枯病、软腐病、炭疽病等多种油茶病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利用天敌昆虫如捕食螨等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微生物制剂:使用生物杀菌剂如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对油茶叶枯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他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油茶树的生长情况,发现病害及时处理。
保持卫生:保持林地清洁,及时清理落叶和病果,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合理灌溉:根据天气情况合理灌溉,避免积水,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油茶叶枯病的发生和发展,保障油茶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希望广大农户能够科学管理,提高油茶的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