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植物百科丹桂(丹桂的作用和功效)
2025-01-27人已围观
植物百科丹桂
丹桂介绍
别名:
木犀
桂花
拉丁学名:
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
植物科属:
木犀科、木犀属
形态特征:
丹桂是一种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度通常在3-5米之间,最高可达18米。其树皮呈灰褐色,小枝黄褐色且无毛。叶片为革质,形状多样,包括椭圆形、长椭圆形以及椭圆状披针形等,长度介于7-14.5厘米之间,宽度则在2.6-4.5厘米范围内。叶片先端渐尖,基部逐渐变窄形成楔形或者宽楔形结构;边缘平滑或者上半部分可能带有细小锯齿。叶片表面光滑无毛,腺点连成水泡状突起。中脉在正面凹陷而在背面凸起,侧脉有6至8对(有时多达10对),同样正面凹入背面凸出。叶柄长度约为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也是没有毛覆盖的。
花序以聚伞形式簇生于叶腋处,看起来接近帚状排列,每个花梗上着生多朵花朵。苞片宽卵形且质地较厚,大小约2-4毫米,顶端有一个小尖头,整个结构都是没有毛发覆盖的。花梗细长柔弱,长约4-10毫米。花朵散发出极其迷人的香气,花萼非常短小,只有大约1毫米左右长,裂片稍微不整齐。花瓣颜色从黄白色到淡黄色、黄色甚至桔红色变化,长度大约3-4毫米,而真正的管状部分仅仅只有0.5-1毫米长。雄蕊位于冠筒中部位置,丝极短仅有0.5毫米左右,但花药却相对较大,约1毫米长。雌蕊总长约为1.5毫米,其中花柱部分约占一半长度即0.5毫米左右。果实呈椭圆形偏斜生长,长约1-1.5厘米,成熟后会变成深紫色直至黑色。
植物花期:
9月至10月上旬开放
翌年3月份结果
植物花语:
吸入你的气息
秋桂如金,象征收获与丰饶
地理分布:
原产自中国西南部地区
现已被广泛引种栽培于全国各地尤其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省份
生长习性:
弱阳性树种
偏好温暖湿润环境
植物品种:
作为桂花家族中的一员,丹桂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及自然杂交选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栽培类型。根据对中国各大城市内桂花资源的调查统计显示,目前至少存在四个主要品种群:
丹桂-状元红: 这个系列的特点是秋季开花,花色较为深沉,从橙黄过渡到橙红乃至朱红不等,香味浓郁持久。叶片厚实饱满。“大花丹桂”、“齿丹桂”、“朱砂丹桂”以及“宽叶红”均属于此类。
园林用途:
由于其独特的色彩和芳香特性,丹桂非常适合用作单株种植、丛植或是修剪成花篱等形式来美化环境。此外还可以将其制作成精致的盆景艺术作品供人们欣赏。这种鲜艳夺目的颜色搭配上令人陶醉的芬芳使得丹桂成为了市场上极为受欢迎并且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之一,远超普通桂花所能提供的美感体验。
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土壤要求
选择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pH值6.0-6.5)。
可以使用园土、腐叶土加上少量河沙混合配制而成。
光照条件
虽然属于阴性植物,但仍需保证每天至少接受4小时以上的散射光线照射以促进健康生长。
避免直射强光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段。
温度控制
最佳生长温度范围为15°C至30°C之间。
冬季最低气温不宜低于-5°C以免冻伤植株根系。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是关键原则之一。
春夏两季需增加浇水频率并定期喷水保湿;秋冬季节随着气温下降应相应减少供水量。
施肥技巧
春季萌芽前后施一次复合型基肥帮助恢复活力。
生长旺盛期间每隔两周左右追加液态肥料一次直至八月底停止追肥准备越冬。
病虫害防治
常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病害则主要是炭疽病和黑斑病。
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降低发病率,必要时可使用专用杀虫剂或杀菌药物进行预防处理。
通过遵循上述指导方针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养护措施,相信您能够成功培养出一株美丽健康的丹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