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重庆40℃高温下怠工绝产的蜜蜂和焦急转场的养蜂人(重庆养蜂能行吗)
2025-01-22人已围观
重庆40℃高温下怠工绝产的蜜蜂和焦急转场的养蜂人
极端高温对养蜂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重庆案例分析
8月26日,重庆市武隆区的气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这一极端温度不仅让当地居民感到不适,更对养蜂人李廷模的蜜蜂养殖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保护宝贵的蜜源,李廷模不得不将他的蜂箱转移到海拔接近1200米的白马山上。然而,即便如此,他仍发现山坡上大片五倍子树出现枯萎现象,数百万只蜜蜂被迫躲入蜂箱内避热,整个丛林陷入了异常安静之中。
蜂业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据专家介绍,当外界温度超过40℃时,蜜蜂几乎完全停止采蜜活动,并且不再参与植物授粉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约80%的开花植物依赖于昆虫特别是蜜蜂进行传粉。对于李廷模而言,今年夏季其管理的蜂群规模相较于去年同期减少了大约20%。他认为,在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情况下,采取现代化养殖技术迅速恢复并增强蜂群实力是当务之急,无论是从长远角度保护蜜源多样性还是短期内提升蜂蜜产量来看都是如此。
海拔差异影响下的存活率对比
与此同时,位于更高海拔地区的黔江区阿蓬江镇则因为相对较低的温度而受到较小程度的影响。该地区中蜂因较少受到高温干扰而能够维持正常生活状态(见图)。
老蜂王停产近两个月带来的连锁反应
正常情况下,一只健康的中蜂女王每天可以产下500至700颗卵,极限情况下甚至可达上千颗。但在持续高温环境下,这些数字会显著下降直至为零。实际上,今年夏天以来,李廷模观察到自家的老蜂后已经连续近两个月没有产生新个体了;只有少数几个新生女王还能保持较低水平的生育能力,平均每日产卵量约为一百多粒。
不同高度养殖场的表现差异
根据经验总结,“越高的地方越凉快”,相应地蜜蜂损失也就越轻。为此,李廷模特别安排了一部分蜂群前往海拔超过1800米的地方放养,在那里它们找到了丰富的野花资源从而保证了较高的生产效率(见图)。
保蜜源行动:长途跋涉回家浇灌果树
面对家乡日益严重的干旱状况,远在陕西定边工作的西蜂农户杨光成决定放弃原定计划提前返回重庆奉节县照顾自家种植园内的脐橙树。通过使用水泵等灌溉工具连续作业十天之后,终于使得部分受损植株恢复了生机(见图)。
现代化养蜂模式成为趋势
随着传统方法逐渐暴露出局限性,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转向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例如,利用人工育王后替换老旧或病弱个体来提高种群质量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此外,合理规划转场路线以避免不必要的运输成本也是值得推荐的做法之一。总之,虽然这次罕见的高温给当地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它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并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