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变异茶中觅机遇黄叶子变黄金叶

2025-01-21人已围观

变异茶中觅机遇黄叶子变黄金叶

眼下,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荣丁镇新华村的茶山上,茶垄蜿蜒,漫山金黄,奶香扑鼻。

“这一批鲜叶再过两天就可以采摘了,加工成干茶出售,今年春茶就圆满收官了。” 杨明全在茶垄间一边查看嫩芽的长势,一边计划着“彝黄1号”品种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接下来准备发动更多农户种植,计划5年内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打造高端品牌,让更多爱茶之人品尝到马边‘黄金芽’独特的芳香韵味。”

杨明全,一个50多岁满脸黝黑的农村“大叔”,从事农业生产经营30多年,在茶叶培育和制作上经验丰富,是马边“茶叶圈”有名的“土专家”,也是“马绿1号”培育的主要人员之一。

“我爱茶,喜欢喝茶,马边茶品质好、有故事……”出于对马边茶叶的热爱和执着,2001年杨明全牵头成立了马边建新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茶苗培育和茶叶制作工作。

2012年5月的一天,杨明全和往常一样,在自家茶园查看茶叶的长势,无意间发现一棵老川茶树单株变异,长出了金黄色的芽。

“漂亮得不得了!”惊喜万分的他赶紧向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局汇报。茶树芽叶颜色变异品种是一类重要的茶树品种资源,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杨明全留养该株茶树的穗条,进行扦插、选育、繁殖。

2014年,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深入马边调研,会同马边农业农村局和杨明全一同选育这一变异品种,开展品种抗性鉴定、品质鉴定、DUS鉴定以及品种区域试验等工作。

通过选育试种发现,该品种生物学性状调查和生化成分分析,对比了该品种与福鼎大白茶对照品种在生物学性状、产量、品质、适应性、抗性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引种至宜宾高县、广元旺苍等地区试种,试种效果明显。

“经考察、论证和反复筛选,确认其中一个品系叶色黄化性状特色明显、加工绿茶产品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具有开发推广价值,2021年将该品系命名为‘彝黄1号’。”马边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甘勇回忆道。

成熟的“黄金芽”茶。

据了解,马边彝族自治县现有茶叶面积23万亩,茶叶已成为该县各族群众的“绿色银行”,直接带动2万余户8万名茶农增收致富。

在第七届中华茶奥会上,马边彝族自治县被授予“中国彝茶之乡”称号。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下,“中国彝茶”成为了马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剂。

而在杨明全看来,“彝黄1号”新品种具有很高的开发、推广价值,其成功选育有助于推进“中国彝茶之乡”建设和马边茶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同时为培育马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了基础。

冲泡后的“黄金芽”。

“有了好的茶叶发展基础,再加上物以稀为贵,‘彝黄1号’的未来发展大有可为。”杨明全表示,接下来,他将一边扩大“彝黄1号”的种植面积,做出好产品,一边带动大家通过参与采摘、制茶等方式,推广“彝黄1号”,让单纯的茶产业向茶旅融合发展,让“黄叶子”变成“黄金叶”,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植物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彝黄1号”是一种优质的茶树品种,其栽培和养护对于提高茶叶品质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彝黄1号”茶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选择及准备

1. 土壤条件

- “彝黄1号”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且呈微酸性的土壤中。理想的pH值应在5.5-6.5之间。

- 土壤应富含有机质,可以通过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如堆肥、牛粪来改善土壤结构。

2. 土地整理

- 在种植前,需深翻土壤约20-30厘米,并清除杂草和石块。

- 可以施用适量的基肥,比如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二、栽种方法

1. 茶苗选择

-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茶苗。优质茶苗高度一般为15-20厘米。

2. 栽种时间

- 最佳栽种时间为春季(3-4月份)和秋季(9-10月份),此时气候温暖湿润,有助于茶苗成活。

3. 栽种步骤

- 挖好深度适中的栽植沟或穴,保持适当间距(通常为行距1.2米,株距0.3-0.4米)。

- 将茶苗放入栽植穴中,舒展根系后填土压实,确保根部接触土壤紧密。

- 栽种后立即浇透水,以确保土壤充分湿润。

三、日常管理

1. 浇水

- 茶树喜湿润环境,但怕水涝。浇水时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尤其在干旱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

- 避免积水,雨季应及时排除茶园中的多余水分。

2. 施肥

- 每年追施氮肥(春季)、磷钾肥(秋季)等肥料,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 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补充微量元素肥料。

3. 修剪和除草

- 定期修剪茶树以保持适当的高度和密度。通常一年修剪两次,分别在春茶和秋茶采摘后进行。

- 及时清除园中杂草,减少营养流失和病虫害的发生。

4. 病虫害防治

- 定期检查茶园,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 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优先使用生物药剂以减少环境污染。

四、收获与加工

1. 采摘

- 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摘嫩芽和嫩叶。一般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三次采摘。

- 确保采摘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茶树。

2. 初加工

- 采摘后的茶叶应及时送至加工厂进行摊晾、杀青、揉捻和干燥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以确保成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注意事项

1. 环境控制

- 避免在污染严重或重金属超标的地区种植“彝黄1号”。

- 注意气候变化对茶树的影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应对极端天气。

2. 科学管理

- 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 根据茶树的生长状态调整管理措施,避免盲目施肥和过度灌溉。

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彝黄1号”不仅能发挥其优良的茶叶品质特性,还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希望这些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能为广大茶农提供帮助,助力他们在茶产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