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艺兰频道」二O八:造成兰花枯萎的几种病(兰花枯了怎么回事)

2025-04-08人已围观

「艺兰频道」二O八:造成兰花枯萎的几种病

兰花,以其优雅的姿态和独特的香气,成为了许多花卉爱好者心中的至爱。然而,在兰花的生长过程中,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是人工栽培条件下,病虫害的侵扰都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在野外生长的兰花,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的抗性与有害菌共生,而对于虫害则显得无能为力。这也是为何野生下山草上常会携带介壳虫等害虫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些害虫的存在往往也伴随着有害病菌,如白绢病菌核等,对兰花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以2005年的一次经历为例,笔者从地摊上购得的春剑生草,竟然在家中孵化出了一窝蝗虫。直到虫卵孵化成若虫,其活动踪迹才被发现。由于室内空间狭小,这些逐渐长大的虫子相对容易捕捉,最终被喂给了家中养的小金鱼。这一经历深刻地提醒我们,下山草到家时必须做好清理杂质与灭菌工作,一旦大意,就可能引狼入室。例如,2018年使用未经灭活处理的山苔藓,仅用水简单清洗后用于栽培,结果导致蜗牛泛滥成灾,教训惨痛。

在引种阶段,如果能够抓好病虫防治的源头,将会事半功倍。对于那些确定无病虫之忧的熟草,可以省去处理直接定植的步骤。然而,对于规模化种植而言,决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忽视病虫害的防治。事实上,病虫害防治中,防永远重于治。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是植物栽培中最明智的选择。

在兰花的病虫害中,立枯、疫病、茎腐、软腐、根腐等病害对其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尤为严重。下面就按照危害程度分别介绍这些病害的特征与防治方法:

立枯

特征: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为褐色,随后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叶色枯黄萎蔫,病部迅速向外扩展,天气骤晴时幼苗快速青枯。发病原因包括温差过大、土壤偏碱性等。

防治方法:于发病中后期使用100毫升青枯立克+15毫升大蒜油进行喷雾,每隔3天喷1次,连喷2-3次。

疫病

特征: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叶片出现黄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边缘黄褐色,中央灰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有灰色霉层。叶柄病斑水渍状,圆形或条斑状,灰褐色凹陷。

防治方法:使用687.5克/升德国拜耳银发利(霜霉威+氟吡菌胺)悬浮剂25毫升兑水30斤叶面喷施,5-7天一次,连喷3-4次。

茎腐

特征:真菌(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常发生于兰花的假鳞茎和新老苗上。最先表现为叶鞘基部组织水渍状坏死,淡褐色逐渐变深直至黑色,由叶面基部往叶片上方蔓延。假鳞茎组织腐败萎缩,直至整株干枯。

防治方法:预防用药兰盾2号500倍液浇灌,恶霉灵2000倍浇灌。

软腐

特征:由镰刀菌诱发,而非细菌性欧氏杆菌。软腐病的定性存在学术错误。浙江省农科院方丽博士的研究确认软腐病的病原为真菌性镰刀菌。

防治方法:等同于茎腐病的预防。

根腐病

特征:由真菌、线虫、细菌引起。被害植株根部腐烂甚至坏死,病株枯死。常见的病原有腐霉、疫霉、丝核菌、镰刀菌、核盘菌等。致病线虫主要是短体线虫属。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株还易被一些腐生性强的病原物再侵入。

防治方法:使用恶霉灵或者咯菌腈、络氨铜等铜制剂灌根,并辅以叶面喷雾。得病后作物传导输送水肥能力差,叶片打药混合叶面肥补充能量。

总之,对于兰花的栽培来说,选择健康种苗、合理施肥浇水、保持良好的通风光照条件以及定期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等预防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细致的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兰花健康茁壮地成长。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