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新兴花卉—观叶秋海棠(观叶秋海棠开花吗)
2025-02-04人已围观
新兴花卉—观叶秋海棠
新兴花卉—观叶秋海棠
董文珂等
无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秋海棠类产品毫无疑问都是强有力和充满活力的。当然,这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是观花秋海棠。主要的秋海棠观花类群是四季秋海棠栽培群(Begonia Semperflorens-cultorum Group)和丽格秋海棠栽培群(B. Rieger Group)的商业品种,国外夏季相对冷凉(最高温度低于35℃)地区还有球根秋海棠栽培群(B. Tuberhybrida Group)的品种。而品种更为丰富的观叶秋海棠仅占全球秋海棠产品市场约10%的份额。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全球观赏园艺消费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消费者更喜欢切花(枝、叶),更喜欢在家里和小型公共场所(办公室、餐厅、会议室)摆放观赏植物,更喜欢在社交平台展示观赏植物等等,这为观叶秋海棠的消费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品种变化极为丰富
观叶秋海棠商业品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王秋海棠栽培群(Begonia Rex-cultorum Group,俗称蟆叶秋海棠),记载品种约2700个,是以亚洲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为主要分布区的扁果组(sect. Platycentrum)秋海棠为主要亲本培育的亚洲根茎类秋海棠。
1853年,捷克人首先用带银斑的墨脱秋海棠(B. hatacoa)和黄瓣秋海棠(B.xanthina)杂交获得了第一个品种蟆叶秋海棠‘大理石’(‘Marmorea’)。1857年,英国人、德国人和比利时人分别用大王秋海棠和环纹秋海棠(B. annulata)、裂叶秋海棠(B. palmata)、粗壮秋海棠(B. robusta)等杂交获得最初的一批品种。1903年,来自中国的花叶秋海棠(B. cathayana)首次参与该栽培群的育种。后来,随着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秋海棠属种质资源的逐渐应用,大王秋海棠栽培群的品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耐热性和抗病性等也得到了提升。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品种有‘蜗牛’(‘Escargot’)、‘烟火’(‘Fireworks’)、‘红拖鞋’(‘T Rex RubySlippers’)等。
另一类是“墨西哥根茎类秋海棠”,记载品种近4000个,是墨西哥秋海棠组(sect. Gireoudia)种类为主要亲本培育的美洲根茎类秋海棠。1842年,波兰人率先开始其杂交育种,1845年用长袖秋海棠(B. manicata)和天胡荽叶秋海棠(B.hydrocotylifolia)杂交获得根茎类秋海棠品种‘红叶’(‘Erythrophylla’)。1847年德国人用白芷叶秋海棠(B. heracleifolia)和巴克尔秋海棠(B. barkeri)杂交获得‘蓖麻叶’(‘Ricinifolia’),这些古老品种至今仍有栽培。后来随着1946年和1948年美国人在墨西哥先后发现并引种马萨秋海棠(B. mazae)和眉毛秋海棠(B. bowerae)等,“墨西哥根茎类秋海棠”的株型、叶色、叶形等育种得到很大的改进,如今该类型已经成为变化最丰富的观叶秋海棠类群。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品种有‘秋之华’(‘Autumn Ember’)、‘银珠宝’(‘Silver Jewell’)、‘珀西先生’(‘Sir Percy’)等。除此之外,竹节类秋海棠和原种秋海棠也有不少观叶佳品,前者如斑叶竹节秋海棠(B. maculata,俗称鳟鱼秋海棠)和‘魔镜’(‘Looking Glass’),后者如黑武士秋海棠(B. darthvaderiana)和铁十字秋海棠(B. masoniana)。
培育易养护品种是趋势
当我们提到观叶秋海棠,或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的时候,秋海棠喜欢阴湿环境的信息随处可见!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此秋海棠非彼秋海棠,传统上所谓的观叶秋海棠多指大王秋海棠栽培群品种,这类品种的主要特点就是喜凉爽、湿润、遮光的环境,这无形中增加了对消费者养护技能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叶秋海棠市场的发展。而更适合大众栽培观赏的观叶类群是“墨西哥根茎类秋海棠”,它可耐高光强、耐高温、耐低空气湿度、耐低介质湿度,且部分品种冬春之交开花繁密。二是现代商业品种在不断更新迭代,品种的适应性也越来越强,但一些书籍资料信息更新还跟不上。
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光照:大多数观叶秋海棠喜欢明亮的散射光,避免强烈的直射阳光。对于大王秋海棠栽培群品种,建议放在光线明亮但不直射的地方;而对于墨西哥根茎类秋海棠,它们可以耐受更多的光线。
温度:观叶秋海棠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冬季最低温度不宜低于10℃。特别是在寒冷地区,需要注意保暖措施。
水分:保持土壤微湿即可,避免积水。浇水时要均匀浇透,但不要让水长时间滞留在盆底。夏季高温时可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冬季则减少浇水次数。
湿度:观叶秋海棠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可以通过喷雾或放置加湿器来提高周围环境的湿度。特别是在干燥的季节或室内环境中更应注意这一点。
施肥: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稀释的液体肥料即可。冬季生长缓慢时停止施肥。
修剪:定期修剪枯黄叶片和过长的枝条,以保持良好的株型和促进新芽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等,可用杀菌剂喷洒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可用杀虫剂处理。注意通风良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结语
展望未来,有一个趋势是毋庸置疑的,即观叶秋海棠有望从网红植物、新兴植物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的大宗观叶植物类群之一,被更多消费者接受。有一个类群值得注意,即培育具耐湿热特性的匍匐型观叶秋海棠品种,使之成为华南地区遮阴环境下新色叶植物。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那就是植物品种权及有效保护,由于观叶秋海棠极易于简单的叶片扦插繁殖,这一特性促使一些花农恶性快繁,品种权所有者维权难度偏大、成本偏高。从长远来看,育种者只有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优品种,在消费者中形成品牌效应,才能较好地保护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