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蓝莓叶斑病防治不好会造成减产,叶斑该如何防治?(蓝莓叶锈斑病)

2025-02-03人已围观

蓝莓叶斑病防治不好会造成减产,叶斑该如何防治?

1、首先认识下蓝莓叶斑病

叶斑病危害初期,叶面出现黑褐色小圆斑(图1),随着病害的发展,小圆斑逐渐扩展成大圆斑,或连片呈不规则性病斑,至病害后期叶片开始泛黄,轻微反卷,最终脱落(图2),病害最先在老叶上发生,逐渐向新叶扩散(图3),病害后期叶片脱落,叶片的提前脱落严重影响花芽的分化形成,造成翌年产量受损(图4)。

图1 危害初中期

图2 叶斑危害后期

图3 病害蔓延趋势

图4 花芽未形成

2、该病在蓝莓上的发生规律

蓝莓叶斑病是一种高等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中越冬,第二年越冬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尤其雨滴反溅)进行传播,直接侵染叶片为害。属高温高湿病害,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降雨,一般在山东半岛7、8月份雨水多,病害在7月初开始发病,在7-8月份发病最重,在果园内可多次再侵染,若不防治,病害从发生一直能延续至10月中旬,干旱年份发病轻。就整株蓝莓树来看,病害发展扩散趋势为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在蓝莓树的内樘往往最先发病,由植株内樘扩展至外周;②单个枝条看,病害从枝条基部逐渐扩展至枝条顶部;③从枝条类别看,病害发生先后顺序由春梢—夏梢—秋梢。

3、该如何防治?

①清除病原菌:秋末冬储彻底清除园区落叶,剪除病梢,集中烧毁或深埋,并在休眠期全园喷施波尔多液,降低病原基数,可有效减轻翌年叶斑病的发生。

②选择抗性品种:从山东半岛种植品种来看,蓝莓叶斑病的发生与品种间存在相关性,存在明显的抗感品种之分,在多地实际观察看,品种从抗到感的顺序:莱格西、德雷珀、公爵>蓝丰>EM>JE。若气候环境高温多雨,在选择品种时尽量选择抗性品种,

③加强栽培管理及施肥:择合适的株行距(推荐株距0.8~1m,行距2~2.5m),另外剪掉植株内樘郁闭枝,保证树体通风透光;合理施肥,施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减轻病害的发生。

④化学防治:药剂防治的关键是首次喷药时间。依据蓝莓园的病害发生档案或往年病,山东半岛地区在每年六月中下旬进行首次施药,全年喷施次数应根据雨季长短及发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地1次喷药后,每隔10~15d左右再喷,共喷2~3次。可选择药剂有10%苯醚甲环唑450~750倍液、25%吡唑醚菌酯1000~3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及35%氟菌·戊唑醇1500~2000倍液等,多种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效更佳。

喷药时尽量在雨前进行,并必须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药剂,且喷药应均匀、周到,特别要喷洒到树冠内膛及中下部叶片。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