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乡愁洱源打卡地|投资4千万的多肉基地、1千余亩的苹果园,为何纷纷选择大理
2025-01-06人已围观
乡愁洱源打卡地|投资4千万的多肉基地、1千余亩的苹果园,为何纷纷选择大理?
如果不是亲自来到洱源县,很难相信在一个看似平凡的小镇上会有这样一个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其投资近4000万元,通过直播平台的销售额长期稳定在行业前三。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个乡间竟然拥有1200亩的苹果园,静默地孕育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山坡上,年产量超过10万斤的苹果销往繁华的上海市场,年产值高达150万元。那么大理洱源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能吸引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甘愿驻守在大山深处,将心血与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一步步推动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开屏新闻记者带您深入了解他们的故事……
江西小伙儿只身来到洱源种多肉——“这里的人勤劳又善良”
2017年9月,张文祥团队应洱源县右所镇之邀,开始了多肉植物的种植事业。2020年,大理罗琦花卉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四年来,公司累计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了约80亩的大棚设施,是一家集多肉植物自主繁殖、养护、销售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公司的线上旗舰店“治家森活”、“盛世农夫”等全网粉丝量已接近100万,其中“治家森活”的销售额长期稳定在行业前三。今年1月至10月,公司总销售额接近520万元。
多肉基地创始人张文祥
公司创始人张文祥是来自江西宜春的“80后”,从2011年开始便在江西打造多肉基地,规模逐渐发展到120亩,积累了丰富的多肉种植经验。云南日照充足、气候温和,被认为是种植多肉的“开挂区”。谈到为何选择在洱源打造基地时,张文祥表示:“气候和光照当然是一大重要因素,但同样重要的是这里的人勤劳又善良。”
目前,该公司吸纳了当地140名普通工人。张文祥告诉记者,在基地建造前,他考察了当地人工作的状态。“这里的村民工作时体现出来的勤劳是在骨子里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中秋节期间,工人们给独自在这边过节的张文祥送去破酥包、月饼和核桃。张文祥动情地说:“过节按理说应该是老板给工人发月饼的,真的被这些淳朴善良的工人们感动了。”
一个投资规模达4000万元的种植基地,经营要素繁多,但“工人的勤劳和善良”却成为公司创始人浓墨重彩地讲述的重点。如此感性的事件,也只有发生在诗情画意的大理,发生在淳朴的洱源人民身上。
文艺青年返乡创业种苹果——“回报家乡,是心愿也是责任”
在洱源县牛街乡西坡村灯草湾,每到6-7月,这里的近5万颗果树便挂满了深红色的糖心苹果。自2019年开始挂果以来,西坡灯草湾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平均年产量约60万公斤。在高东镇及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协调下,西坡灯草湾苹果基地与上海农夫果园达成收购协议,每年收购苹果10万斤以上。通过网上销售、订单等方式,近几年灯草湾苹果年产值达150万元。
由于西坡村的红沙软土微量元素较少、呈酸性,加上此地的高海拔和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植苹果。2019年,在外地工作的“90后”李文波决定返乡创业。“优质的土壤、适宜的气候条件只是基础,我们对每块实验基地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升苹果的个头、形状、颜色、口感等方面的品质,这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成功挂果的灯草湾苹果形正色艳、糖度较高、甜脆爽口,具有很高的市场认可度。“我对我们的苹果非常有信心。曾经一个在重庆经营餐厅的客户巧合之下吃到我们灯草湾的苹果,几经周折打听到我们基地,联系上我表示要预订一千箱。”这个订单给了李文波很大的信心。
“创业后才真正感受到上辈人的不易,年轻人创业要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选择回报家乡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一种责任。”李文波表示,下一步计划在苹果基地建造星空观景台、林中木屋酒店、观光马车等项目,预计3-5年内完成整个苹果基地的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开屏新闻记者:刘文波
摄影报道
责编:顾庆华
校对:猫恩泊
编审:赵梅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