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最美新农人丨开阳县龙岗镇:80后返乡创业人况海波的宝藏多肉产业致富经

2024-11-15人已围观

最美新农人丨开阳县龙岗镇:80后返乡创业人况海波的宝藏多肉产业致富经

近年来,乡村振兴建设如火如荼,农村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家乡的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家住开阳县龙岗镇的大水塘村村民况海波,便是这股回乡潮流中的一员。

2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龙岗镇大水塘村的贵阳惊喜仙境多肉基地,看到况海波正忙着为多肉清理枯叶和打扫卫生。今年37岁的他,曾是四处奔波的务工者,足迹遍布上海、贵阳等地,直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他抓住了这一重大机遇,决定回乡创业。

“自己在外面打了几年工,2018年的某一天,我突然想到自己本来对花卉养殖有基础,感觉多肉前景比较好,于是决定学养多肉。”况海波回忆道。

放眼望去,4个连体大棚里摆放着一盆盆色彩梦幻、憨态可掬、圆润饱满的多肉植物。这里有常见经典品种如紫乐、桃蛋、绮罗,也有新引进的黑饺子皮、宝莲灯、皇后玛利亚、美杜莎等。种类繁多的多肉世界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无论是可爱的“吉娃娃”还是雅俗共赏的“冰玉”,都是基地的致富宝贝。

“平时主要采用露天养殖,最冷的时候才盖棚,平时都是让它们日晒雨淋,因为这样多肉会长得更精神。”况海波分享了他的养殖经验。

养花浇水需要十年功。多肉的养殖并非易事,前期育苗时间较长,品种周期甚至长达几年。但由于对花卉的热爱,况海波坚定地选择了这一产业。凭借以前的养殖基础和后期的刻苦钻研,他对多肉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新品种如数家珍。

“物以稀为贵,多肉的珍贵不仅在于稀有的新品种,还有缀化和锦两种自然变异。‘缀化’就是多肉的生长点长成了一条线,杆子变成像扇型的板子,最后会长成像山、聚宝盆、游龙的形状。而‘锦’则是多肉变异出好看的彩色,真的锦是全株的,颜色偏黄或红,假的药锦只在花心处有,且颜色是病态的纯白色。我们要做真实的多肉,让它们长成该有的样子。”谈及多肉的养殖经验,况海波滔滔不绝。

目前,他和家里人一起打理着四个大棚内的几万株多肉植物,品种从最初的几十个发展到如今的600多个,启动资金也从几千元增长到现在的年利润七八万元。尽管经济效益已经逐步稳定,但他依然每年花费万余元引进荷兰、日本、韩国、德国等地的优质新品种。

“我想做多肉高端市场,引进更好的品种,努力把多肉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周边父老乡亲一起养多肉。如果他们愿意学,我都愿意教。”况海波说道。

对于销路,况海波一点都不愁。多肉观赏性极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他既有快手、抖音、闲鱼、淘宝等线上销售平台,顾客也可以到基地直接挑选心仪的多肉。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达到一两千元的销售额。

“喜欢上多肉是个好事情,它可以带给你无限的好心情。”况海波把发展多肉产业当成了他的理想事业。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回乡创业既能照顾父母小孩,又能带动家乡共同发展。在这场乡村振兴与返乡创业人员的“双向奔赴”中,一幅产业兴旺、村庄美丽、农民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

选择合适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多肉品种。初次养殖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耐活的品种如紫乐、桃蛋等。

光照管理:多肉植物喜欢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要有4-6小时的阳光照射。但要避免烈日暴晒,特别是在夏季中午前后。

水分管理:多肉植物耐干旱,但不耐水涝。每次浇水要浇透,待土壤完全干透后再进行第二次浇水。冬季减少浇水频率。

温度控制:多肉植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冬季要保持温度在10℃以上,避免低温冻伤。夏季高温时注意通风降温。

施肥管理:多肉植物对肥料需求不高,一般在生长期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即可。冬季休眠期不施肥。

土壤选择:多肉植物喜欢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选择专用多肉植物土或混合泥炭土、珍珠岩、蛭石等材料配制。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多肉植物是否有病虫害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以使用物理防治(如手工清除)或化学防治(如喷洒杀虫剂)。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浇水:多肉植物怕积水,过度浇水容易导致根部腐烂。要根据土壤干湿情况掌握浇水时机。

防止暴晒:夏季阳光强烈时要注意遮阴,避免多肉叶片被灼伤。

保持空气流通:多肉植物喜欢通风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病虫害发生。

适时换盆:多肉植物生长较快,需定期换盆以保证其生长空间。换盆时选择稍大的花盆,并更换部分新鲜土壤。

观察植株状态:经常观察多肉植物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例如叶片发黄、枯萎可能是缺水、缺光或病虫害等原因引起。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