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详细介绍多肉界的萝藦科(Asclepiadaceae)

2024-10-27人已围观

详细介绍多肉界的萝藦科(Asclepiadaceae)

拟蹄玉(Pseudolithos migiur5tinus)是一种属于萝藦科拟蹄玉属的植物,原产于索马里。这是一种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株高大约6-8厘米,株幅为4-6厘米。它的茎呈球形,直径约为4-6厘米,表面布满不规则圆球形瘤块,颜色从灰白色到灰绿色不等。拟蹄玉的花朵星形,深红色,花径为3-4厘米,主要在夏季开花,是多肉植物中的精品。

养殖方法:

1. 光照:拟蹄玉喜欢明亮的散射光,避免强烈直射阳光,尤其是夏季中午前后。建议放置在东、西朝向的窗台或阳台上。

2. 温度:生长适温为18℃-25℃,冬季不低于10℃。若气温过低,应移至室内温暖处养护。

3. 浇水:生长期保持土壤微湿,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和淋雨。冬季减少浇水,保持盆土干燥。

4. 施肥:每月施用一次稀释后的多肉植物专用肥,注意不要过量,以免造成肥害。

5. 修剪与繁殖:如需修剪,应在植株休眠期进行;繁殖可选用分株、扦插或播种等方式。

佛头玉原产于非洲南部,是一种奇特的多肉植物。其植株无叶,具有肉质茎,幼时球状,成熟后逐渐变为圆柱形,表皮灰绿色。独特的三角形或半球形疣突让它看起来如同佛像头部的螺形发旋,因此得名“佛头玉”。花期在6-8月,以6月为盛期,花生于植株上部疣突之间,花色淡黄至黄绿,点缀有深紫色斑点。

养殖方法:

1. 光照:佛头玉喜半阴环境,忌强光直射,适宜摆放于室内散光充足处。

2. 温度:最佳生长温度为15℃-25℃,冬季需保持10℃以上,防止冻伤。

3. 水分:春秋两季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冬夏则减少浇水频率,保持微干状态。

4. 土壤: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可混入适量蛭石提高透气性。

5. 施肥:生长季节每月施薄肥一次,以促进叶片色泽鲜艳和健康生长。

爱之蔓又称心蔓、吊金钱、蜡花,属于萝藦科吊灯花属的多肉植物。这种植物以其茎细长下垂,节间长的特点著称。叶片对生,形状像心脏,银灰色肉质叶非常美观。花色淡紫红,看起来像一串串铜钱,故名“吊金钱”,也因其形态类似项链垂吊的心形叶,被称为“心心相印”。

养殖方法:

1. 光照:爱之蔓喜明亮的散射光,避免长时间直射阳光,以防叶片被灼伤,影响观赏效果。

2. 温度: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冬季不宜低于10℃,以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3. 浇水:保持土壤微湿即可,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在生长旺盛期可适当增加浇水频率,保持土壤略微湿润。

4. 施肥: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注意肥料浓度不宜过高,以免烧根。

5. 修剪与支架:定期修剪过长的茎蔓,保持植株美观;同时设置支架让茎蔓依附生长,形成更加自然的悬挂姿态。

6. 换盆与土壤:每年春季或秋季进行换盆,使用新鲜、疏松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以保证植株健康成长。

魔星花(Huernia macrocarpa),又称为大花犀角,是一种来自南非的独特多肉植物,属于萝藦科剑龙角属。它以其基部多分枝的丛生形态和向上直立的生长习性而受到园艺爱好者的青睐。其肉质茎呈灰绿色,粗壮且四角棱状,棱边具齿状突起和短柔毛,高度可达20-30厘米,茎粗约3-4厘米。花期约在6-9月间,花朵从嫩茎基部长出,花苞似菱形气囊,裂开成五瓣张开,形如海星,因而得名“海星花”。花朵巨大,直径可达15-20厘米,花瓣内具紫红色丝毛,边缘密生紫褐色细毛。有趣的是,魔星花会散发一种腐臭味来吸引苍蝇等昆虫帮助授粉,因此也有“臭肉花”的别称。

养殖方法:

1. 光照管理: 魔星花喜明亮散射光,忌强烈直射阳光。春秋季节可置于室外半阴处接受散射光照射;夏季需适当遮阴以防止烈日灼伤植株;冬季则应保证充足的光照以利于其安全越冬。

2. 温度控制: 魔星花的生长适温为18°C-25°C,冬季温度不应低于10°C。若气温过低,可能会造成植株受冻害,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死亡。因此,在寒冷地区,需将植株移至室内温暖处养护。

3. 水分供应: 魔星花需保持盆土微湿,避免积水。春秋两季为生长旺季,可每周浇水1-2次;夏季高温时,蒸发加快,可适当增加浇水频率,保持土壤湿润;冬季则应减少浇水,保持盆土偏干。

4. 施肥要点: 魔星花对肥料需求不高,但在生长期间可适当施用稀薄的多肉植物专用肥,每月施肥1次即可。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造成肥害。

5. 修剪与繁殖: 对于徒长或病弱的枝条,可适时进行修剪,以保持植株整洁美观。繁殖方面,魔星花可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选择健壮充实的枝条剪下插入沙床中,待其生根后移栽上盆即可。

6. 病虫害防治: 魔星花易受蚜虫、介壳虫等害虫侵害,可用相关药剂进行喷洒防治。同时,保持通风良好可预防病害的发生。如发现病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以免扩散影响整个植株的健康生长。此外,还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的根部腐烂问题。

心叶球兰(Hoya kerrii),俗称情人球兰,是萝摩科乳草亚科球兰属的多年生蔓性常绿草本植物。它喜阴湿环境,常见于低海拔的森林和溪边灌木丛中。心叶球兰以其肥厚的叶片和优雅的姿态而广受喜爱,是流行的室内悬挂观叶植物。

养殖方法:

1. 光照:心叶球兰适合在半阴的环境中生长,避免直接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以免叶片被晒伤或变黄。理想的光照条件是散射光或间接光,可以通过窗帘、遮阳网等方式来调节光照强度。如果自然光线不足,可以考虑使用植物生长灯来补充光照。

温度:心叶球兰的生长适温一般在15-25℃之间。夏季高温时应注意通风降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冬季则要保持室内温暖,最好不低于10℃,以防受冻。温差过大也会对植株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尽量避免将植株放在靠近空调出风口或暖气旁的地方。

水分:心叶球兰喜湿润但不耐水涝。浇水时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等盆土表面稍干燥后再进行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但不要让花盆底部积水过多。在空气干燥的季节或环境中,可以适当向植株周围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注意不要在夜晚或低温环境下浇水,以免水分蒸发不畅导致根部腐烂。

土壤:心叶球兰适合种植在疏松、透气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可以选择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等材料混合配制成栽培介质。这样的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呼吸,同时也能保持适当的水分和养分供给。每隔一段时间可以松土并检查是否有板结现象出现,如有需要及时更换土壤或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结构。

施肥:施肥是养好心叶球兰的关键步骤之一。在生长旺季(春夏秋三季),可以每月施用一次稀薄的液肥或者腐熟的有机肥料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开花。注意不要使用浓肥或生肥来避免烧根现象的发生。冬季则应减少施肥次数和量以避免过度消耗植株体内的养分储备影响来年的生长情况。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