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硕果累累的五叶地锦,却只能望葡萄兴叹
2025-02-23人已围观
硕果累累的五叶地锦,却只能望葡萄兴叹
地锦主要生长在我国淮南地区的林下地带。其叶片形状酷似鸭掌,藤蔓沿着地面蔓延,每个节处都能生根,有时还会攀附在树石之上,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生命力。
提及五叶地锦,我们不得不提明代才子唐伯虎的诗句:“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五叶地锦的美丽面貌。到了深秋时节,五叶地锦的叶子还会变得更加鲜红,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地锦属与大戟科的地锦并非同一物种。地锦属是葡萄科的木质藤本植物,约包含13个种,我国就有1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地区。而大戟科的地锦草则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大戟科大戟属。
五叶地锦,作为葡萄科地锦属的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实际上是一个外来物种,原产于北美。但如今,它已在中国东北、华北等地区广泛栽培,成为一种优秀的垂直绿化植物。虽然“五叶地锦”这个名字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如果提到它的别名“爬山虎”或“红葡萄藤”,相信大家就非常熟悉了。
以前,五叶地锦确实被称为爬山虎或红葡萄藤。但随着人们对园林美学的追求,人们发现“地锦”这一名称更能体现这类植物在园林中的雅致特性,于是便恢复了它的原名。
五叶地锦的学名是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拉丁名斜体),因为它的叶子由五片小叶组成,所以也被称为五叶爬山虎。小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描述的就是它的吸盘特性。然而,更吸引我的却是它那像山葡萄一样圆圆的黑黑的果实。
这些果实呈小球形,直径只有1-1.2厘米,花期在6-7月(今年我遗憾地错过了花期的拍照),而果期则在8-10月。每当葡萄成熟的季节,五叶地锦也会结出累累硕果,看起来诱人极了。
那么,这些果实能吃吗?理论上是可以的,因为并没有报道说它们有毒。然而,据那些嘴馋的人说,吃过之后都“呸”了出来。原来,果实中虽然含有多糖和花色苷等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成分,对肝癌细胞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果核大肉少,口感并不好。
所以说,能吃是一回事,好不好吃又是另一回事了。如果果实真的好吃,那么在遍地都是吃货的中国,现在我们应该已经看不到它的果实了吧?因此,对于五叶地锦的果实,我们还是观赏为妙,再怎么诱人也不要轻易尝试去吃。
至于五叶地锦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养殖方法:
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或轻粘壤土地块进行种植。在选地后,要进行深翻细耙,施足底肥,并建造好排灌沟。
2.繁殖方式:五叶地锦可采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等多种方式进行繁殖。其中,扦插和压条是比较常用的繁殖方式。
3.定植:待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定植。定植时要剪除部分藤叶,保留上部2片复叶。
4.田间管理:五叶地锦的生长期间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松土、绑扎新梢、打杈和摘心等工作。同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施肥。
注意事项:
1.及时遮阴:五叶地锦喜欢阴凉的环境,因此在夏季高温时要及时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叶片萎蔫。
2.控制浇水量:虽然五叶地锦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浇水量也要适度,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在雨季要及时排水。
3.防治病虫害:五叶地锦易受蚜虫、螨类等害虫的侵害,要加强防治。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叶斑病、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4.合理修剪:五叶地锦的生长速度较快,要定期修剪过长的枝条和枯黄的叶片,保持植株的整洁和美观。修剪时要注意剪口要平滑,避免感染病菌。
通过合理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养护五叶地锦,让它在园林中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