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首个多肉竹子被发现

2024-12-02人已围观

首个多肉竹子被发现

XXXX年XX月XX日 科技日报 记者赵汉斌

竹类植物因其高经济与实用价值,一直是科研界的焦点。近日,中外科学家在老挝中部甘蒙喀斯特地区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肉质多浆竹类,被正式认定为新属。此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权威期刊《植物检索》上发表。

全球已知的竹亚科植物约有120余属,1600种,它们与水稻、小麦、玉米及甘蔗等同属于禾本科。尽管竹类中已经发现如此高的多样性,但像这类肉质多浆的竹子却前所未见。法国索邦大学的托马斯·海弗曼斯博士于2012年在野外考察时首次注意到了这种独特且新颖的竹类,并迅速与中国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取得联系,共同展开了研究。

这种新发现的竹具有以下特征:

- 季节性落叶:根据季节变化而落叶。

- 秆实心:竹杆内部为实心结构。

- 单分枝:每个节上仅长出一个分枝。

- 肉质多浆:类似于仙人掌、芦荟、龙舌兰、大戟科等远缘的肉质多浆植物,能够储存水分以备旱季使用。

- 秆体积变化:随着秆内的含水量发生季节性变化,旱季时秆直径缩小并在外壁形成凹槽。

- 吸水膨胀:即使在干燥标本上的秆组织也能迅速吸水膨胀。

自发现以来,尚未见到该竹种开花结果的植株。通过进一步野外调查和标本研究,特别是对其形态特征的独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解剖学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最终确认其系统地位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属。

李德铢指出:“这种竹种十分罕见且分布区狭窄,目前仅发现了一个居群,很可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他还强调,未来需要通过更多野外调查,尽可能发现新的居群分布及其花果形态。由于其特殊的耐旱性和独特的形态特征,科学家们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该竹种的生理生态和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

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光照条件:这种多肉竹子喜光但不耐强光暴晒,适合放在半阴的地方养殖。过强的阳光会导致叶片灼伤,影响其生长。

温度控制:最适合其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到30℃,冬季应保持在10℃以上以避免冻害。

水分管理:虽然其具有储水的特性,但在生长期仍需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而不过分积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注意及时补水。冬季则应减少浇水量,以防根部腐烂。

土壤选择:透气性好且排水性能佳的沙质土壤最为适宜。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珍珠岩或蛭石以增强透气性和排水性。

施肥:生长期可以每月施一次稀释的液体肥料,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秋季后逐渐减少施肥频率,冬季停止施肥。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是否有虫害或病害迹象,如有必要,可使用适当的农药进行防治。保持通风良好也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繁殖方法:主要通过扦插法进行繁殖,选择健康的枝条剪下插入湿润的介质中,保持适当湿度和温度,约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

这种新发现的多肉竹子不仅丰富了竹类植物的多样性,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同时,对于植物爱好者来说,了解其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将更有助于保护和推广这一珍稀物种。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