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鄂州梁子湖畔,功夫女侠痴守追花梦

2025-03-28人已围观

鄂州梁子湖畔,功夫女侠痴守追花梦

李杰,这位来自襄阳的女子,不仅在梁子湖畔小有名气,还因其英勇的“出手”而获得了“梁湖女侠”的称号。她的这一名号与她在太和竹林街的一次侠义举动息息相关。

那是一个平凡的下午,一位老人在竹林街摆摊卖鱼,因为价格问题,一位年轻买主将老人的摊子踢翻。矛盾随之升级,四位年轻人将卖鱼的老人围住,准备动手。这时,一直在旁观看的李杰忍不住出声阻止:“愿买就买,嫌贵就不买,何必这样吵,更不能动手。”但没想到,这引来了对方的不满,矛盾的焦点瞬间转移到了她的身上。

见李杰孤身一人且操外地口音,对方的拳头朝这个管“闲事”的她身上直扑过去。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对方还未近身,便被李杰一招撂倒在地,其余三人见势不妙,趁机溜走。围观者惊讶地发现李杰有些身手,纷纷好奇地询问她的身份。人群中一个当地人解释说:“我在少林塔沟武校学习过,见过她带队训练。”

这次事件后,李杰的“女侠”名号逐渐在当地传开,人们还了解到,她不仅开店卖菜,还在耕地种菜。她经营着位于太和新屋村拖边湾的一片300多亩的菜地,起名为“芯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芯羽”是她女儿的名字,女儿现在香港生活读书,李杰一个人在新屋村打理这片土地。

从习武到种菜,角色的反差为李杰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她是个80后,出生并成长在襄阳市樊城区中原街道董家台社区。八岁那年,父母将她送到了河南嵩山的塔沟武校,开启了她长达近10年的习武生涯。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年后李杰开始带队训练、外出参赛表演。在一次全国比赛中,她赢得了武术套路金牌。刀枪棍棒、南拳北腿,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沙坑里练前后空翻,深夜独自练习到日出;武龙盘打动作不到位,被师傅责罚,连续半个月睡觉翻身都困难。

由懵懂少年成长为功夫少女,漫长的习武岁月中,“武德”二字深深刻在李杰心中。“不惹事,不怕事,就是有时爱管点‘闲事’。所以师傅常对我的小伙伴说,跟李杰一起上街,她爱管闲事,你们要注意管她哈。”李杰笑道。

17岁那年,应创业师兄弟之邀,李杰下山进入了纷繁复杂的社会。没有武侠世界的浪漫,她因经验不足吃过不少亏,跌跌撞撞地重新认识社会。多年积蓄的180万元只剩下6万元。“我不服气,更不想靠亲戚朋友救济。靠这6万元,我也能翻身。”李杰回忆道,2003年武汉港成了她的“上海滩”。

在那里,李杰转租了一间小花店。起初她对花源、花市、花价一无所知,懵懵懂懂地跳进了“商海”。进价比零售价还高,4万元的盆景无人问津;一星期的收入仅2000元,连租金都不够。“那段时间,真还不如回去教武术。”她说。

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与顾客的一次闲聊让她了解了武汉的鲜花批发市场,逐渐摸清了市场行情。“找对了路子,那钱就是用桶装的。有一天一下午就赚了8000元;不到两个月,我就接手了两个花店门面,还请我堂姐过来帮忙。不过这条路确实辛苦。”不久,这位功夫少女开始了自己的“追花梦”。在汉口北,她拥有了1000平方米的花卉批发门面;在福建、广东、云南,她开拓了自己的鲜花之路。

2015年,作为当地的招商引资项目,李杰来到了梁子湖畔。投入300万元,本想在新屋村拖边湾建起自己的“花工厂”,主要引进台湾多肉植物品种,搞个武汉市场的多肉种植基地,同时带动当地百姓致富。然而,由于种植技术等多种原因,首批投入的10万元培植的多肉植物在花卉市场滞销。无奈之下,她只好暂时搁置建“花工厂”的想法,从武汉东西湖高薪请来技术员,将这块土地变为菜园子。

建大棚、种圣女果、养鸡喂鸭、开抖音、搞采摘……李杰又从零开始。如今,芯羽合作社基地成了当地的网红采摘点,“来的都是朋友圈的好友,最多的一次来了40多人,武汉、黄石、黄冈的都有,他们开车过来,地里的东西有时都不够卖。”

尽管独自在异地他乡打拼,李杰并不觉得孤独,“我在这里当了几个孩子的干妈呢。还有,梁子湖的乡村越变越漂亮,来的游客也多了。他们在我这里摘完菜,还顺便到‘48蹬’(当地一处乡村新景点)去玩。”

2021年7月,芯羽合作社被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记者在合作社一角看到一个落满灰尘的不倒翁搏击沙袋。李杰每天凌晨下地摘菜,虽说拳脚有些生疏,但功夫从未放下。为了让记者相信,她还当场打了一套行云流水的连环拳,“怎么样?没生疏吧。还有,种菜不是我的梦,种花才是,我不会放弃的。”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