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纪念那些陪伴过的多肉

2025-03-10人已围观

纪念那些陪伴过的多肉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多肉联萌上的原创投稿,详细记录了自己养过多肉植物的经历和感受。以下是对文章内容的重新编辑、润色以及补充完善,并添加了部分植物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文章中的参数、数据、小标题均已保留)。

我的多肉植物养护日记:云南昆明篇

作者:绵都 / 出处:多肉联萌

坐标:云南昆明

一切皆有始末,一个事物的消逝应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生命终结之时,二是被世人遗忘之日。翻看旧相册,才忆起那些曾经陪伴我左右的多肉植物,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种。此刻,我觉得有必要为它们做个正式的记录。

一、已逝的多肉回忆

1. 兔耳朵 & 火祭

初涉多肉世界时,我从网上购得兔耳朵与火祭,小心翼翼地呵护了半年,却未能挺过2018年的严冬。

2. 熊童子

作为入坑的第一款多肉,熊童子购于昆明本地花鸟市场,见证了我从校园步入职场的时光,可惜在2019年酷暑中离我而去。

3. 桃蛋

2018年,陈同学赠我一片叶插苗,当时叶片细长,几疑是桃美人。待其绽放,方知是桃蛋。历经一年半精心培育,它终于变为短圆肥厚的可爱模样,于2019年秋赠予一位将多肉爱好事业化的姐姐。

4. TP

这是我的第一棵莲座状多肉,经过反复比对确认其身份。具体来源已记不清,同样未能逃脱2019年寒冬的魔爪。

5. 虹之玉

与TP相似,来源已忘,曾目睹其由绿转红的壮丽变幻,亦在2019年冬季离去。

6. 锦晃星

小志捡来的断头植株,起初碧绿并不引人注意,然而变红后璀璨夺目,不负“锦晃星”之名,后赠予同事。

7. 丸叶姬秋丽

同学所赠,钟爱其独特造型,然19年夏因淋雨过度导致叶子脱落,令人惋惜。

8. 爱染锦

取自学校大棚杨老师的单头小苗,悉心照料至群生,终在2019年秋告别。

9. 两棵不知名杂交

逛多肉大棚时购入,已赠送好友。

10. 白牡丹

源自学校大棚叶插,虽易养护但不易上色,已赠予同事。

11. 情人泪

同样来自学校大棚,现留于校内寝室,生死未卜。

… …(此处省略部分植物记载)

二、尚存的绿色希望

尽管经历了诸多离别,但仍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依旧茁壮成长:

饺子皮

它是我笔下唯一幸存的多肉,写下这些悲伤故事的同时,也愿以它的存在为结尾带来一丝欣慰。

三、多肉养护心得分享

在此总结几点多肉养护的经验,供各位爱好者参考:

土壤选择:多肉植物喜排水透气良好的土壤,可使用泥炭土、珍珠岩、粗河沙按3:1:1的比例混合。

光照需求:大部分多肉喜阳光充足的环境,春秋两季应尽量保证全日照,夏季需适当遮阴,避免烈日暴晒。

水分管理:遵循“见干见湿”原则,每次浇水应浇透,待盆土表面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次浇水。冬季减少浇水频率,保持土壤微干。

温度控制:多肉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冬季应做好保暖措施,避免低于5℃导致冻害。夏季高温时保持良好的通风降温。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如喷洒酒精、肥皂水等。

四、结语

每一株多肉都是生命中的过客,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装点我们的生活,即使离去,也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愿我们都能珍视这份绿色缘分,用心呵护每一个微小的生命。未来的路,让我们保持少年之心,热爱生活,热泪盈眶地继续前行。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