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多肉植物、绿植介壳虫识别及有效药物防治措施

2025-02-20人已围观

多肉植物、绿植介壳虫识别及有效药物防治措施

多肉植物的介壳虫危害与防治措施

一、介壳虫的危害

介壳虫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在植物表面分泌一层蜡质物,形状如同介壳,因此得名。这些介壳虫不仅对花卉和果树造成严重损害,而且还容易在土壤中留下虫卵,使得防治工作变得困难。一旦发生,这些介壳虫会聚集于植物表皮,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枝叶枯萎甚至死亡。此外,介壳虫还会引发真菌病害入侵,最常见的就是煤污病(煤烟病)。由于多肉植物的叶内含水量多,更容易吸引介壳虫,因此也较易引发煤污病。

二、难以根治的原因

介壳虫之所以难以根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它们分泌的蜡质物能够形成蚧壳,使得药物难以深入;二是它们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可以生育多代,一次就能产生数百上千个虫卵;三是它们的生命周期短,但繁殖能力强,因此容易反复发作。特别是在大雨或大水浇灌后,从土壤迁徙到茎叶集中的地方,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爆发。

三、具体防治措施

对于已经受到介壳虫侵害的多肉植物,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首先,我们在购买多肉或观赏植物时,要仔细检查花店的其他植物是否有介壳虫。如果有的话,说明这个店里的土壤很可能有虫卵,最好是另外换土,或者把土壤暴晒、用药物消毒。其次,如果已经购买的多肉等观赏植物招虫,我们应该尽早使用药物进行防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手段如肥皂水、洗衣粉、棉签挑等只能暂时消灭成虫,对于难以发现的虫卵则无能为力。因此,用药物彻底消杀是关键。

在选择药物时,我们需要避免使用没有“三证”的产品。例如,一些网上推荐的产品可能含有阿维菌素等成分,虽然有部分杀成虫效果,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具有高毒高渗透农药成分的药物进行防治。目前大部分这类药物已经在蔬菜、果树上禁用了,这也是为什么淘宝上一些所谓的“神药”从来不说成分的原因。而小黑药、小白药等替代品虽然没有味道,但其实只是安慰剂,心理作用大于实际效果。

在农业生产中,真正有效杀灭介壳虫的农药成分包括杀扑磷、噻嗪酮、铁灭克和涕灭威等。这些成分可以搭配使用,降低产生抗药性。如果反复发作,可以稀释后灌施土壤或浸盆消毒。同时,我们也需要按照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严格稀释倍数,做好防护措施。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