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既要有合理温差,还要温度适宜,合理养护多肉才能状态好上色快
2025-01-30人已围观
既要有合理温差,还要温度适宜,合理养护多肉才能状态好上色快
随着春天渐渐来到,在这乍暖还寒的时候,很多养肉肉的伙伴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通过露养来享受温差带来的状态和颜色了。因为适当的温差能让植株状态更好,比如叶片肥大、饱满,叶色艳丽 明亮,植株状态更美。
确实,多肉养护中,包括适当的温差在内,植株良好的生长状态、温度、适度控水是多肉出状态以及上色的几个重要因素。尤其在春秋时节,明显且适宜的温差能促进植株更好的生长,从而促使多肉植株展现出迷人的一面。
那么温差在多肉养护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日常养护中是不是说温差越明显、温差越大,就越有利于植株生长和出状态呢?下面就来聊聊温差在多肉养护中的作用以及控温注意事项。
我们先来说说适度温差在多肉养护中的作用。
温差在多肉植物养护中是很重要的因素,主要原因在于:
从植物的生长习性看,适度的温度变化,可以促进植株各器官组织、细胞适度伸缩,从而形成植株内部及内外压力便于更好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促进气孔有序开合,更好的促进植物的光合、呼吸等光电反应。
从多肉植物的原生地环境看,原生地气候较为干旱,一般表现为白天光照充足且蒸发量大,夜晚温度低。较为明显的温差能使得夜晚空气形成一定的湿度,甚至会有露水产生,这样就能起到湿度补水的作用。我们常常在春天的清晨感到空气潮润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适度的温度变化,尤其是低温环境下,利于促进细胞液中花青素的沉淀,而花青素正是植物呈色的重要物质,呈色物质的沉淀也是多肉在低温状态下提高热吸收效率的应激机制,这也是生长健壮的多肉植物植株在温差明显的季节呈现各种不同颜色的重要因素。
从大部分多肉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看,由于景天代谢的特殊性,适度的温差变化,能促进植株更有效的吸入二氧化碳固定转换,提高转换酶的活性,提高光能转换化学能的效率,从而能生产、储存更充足的有机物,植株生长状态就会很好。
适度温差在多肉生长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多肉生长出状态、上颜色的重要因素,那么是不是说温差越明显越利于多肉出状态,利于多肉上色呢?
答案却不是YES。
第一、就如上面所说,多肉植株出状态、上颜色,是植株良好的生长状态、适宜温度、适当控水(激发生物应激性)以及温差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某个因素的主导或是绝对因素。比如植株本身生长状态就不佳(如根部木质或是病害侵袭),还要加大温差,则可能导致植株状态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因此一味强调温差并不能保证植株出状态上颜色。
第二、温差也是适当的温差,并不是说绝对温差越大越好。过低的温度会使得植株冻伤,过高温度则会使得根部或整个植株化水、黑腐等状况;温度变化超出多肉可忍耐范围的温度,根本无法保证植株有良好的状态,也就更别提有状态甚至上颜色了。
第三、温度本身就比较低时,就别寻求温差了,一是低温环境下植株本身就会休眠,也就是冬藏阶段,细胞停止分裂分化,植株则表现为叶片收缩等症状;此时追求植株状态是不符合其生长规律的;二是过低的温度则会使得植株冻伤,适得其反。
那么利用温差促进多肉生长、出状态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总体的温度要有保证,且保持基本稳定,比如稳定在10度以上;一定的温度下植株才能从休眠期进入生长期,生长健壮的植株是出状态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其次,最低的温度要有掌握,需保持在5度以上,过低的温度严重的会导致植株冻伤,影响生长期生长,得不偿失。
第三、如果是室外大棚养护的,夜间最低气温没有恢复到5度以上,建议还是要做好保温防护,避免夜间温度突然下降或是遇上霜冻导致冻伤。
第四、室内养护的暂时也不要急着搬出室外,整体温度上不去,温差没有积极的意义;温度不稳定,有时候可能会有倒春寒,遭遇寒流、霜冻得不偿失。还有就是来回搬也容易造成损伤。
需要耐心等待一下,等温度回升,等春风暖起来,再开启露养的大幕,那时候才是最美的时候,也将是多肉最美的时节。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