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根粉介Rhizoecushibisci介绍及一般的防治措施
2025-01-23人已围观
根粉介Rhizoecushibisci介绍及一般的防治措施
对于仙肉爱好者来说,根粉介无疑是最难对付的害虫了。 俗话说的好:治虫未经粉介难,种遍仙肉也枉然。因其生活在土壤之下,隐蔽性强,不易发现,难于根治,常常会引起植物从根部腐烂,尤其像番杏这样的夏休眠品种,等到发现为时已晚。所以了解根粉介的前世今生是有那么点必要的。
根粉介(Rhizoecus hibisci)是同翅目昆虫,和夏天常见的知了(蝉)有点亲缘关系,同多肉植物的死敌介壳虫是堂兄弟,外国人俗称为root mealybug。其实根粉介的种类是非常多的,著名的有柑橘根粉介,咖啡根粉介等等众多品种,这里我们只讨论常见的仙人掌根粉介。如果您还从来没有和根粉介过招的经历,那么翻盆的时候,如果发现盆子的内壁上有白色絮状物,再仔细观察根部,除了有白色絮状物,还有长度为一二毫米的白色小肉虫子缓缓蠕动,那基本上可以认定您的植物已经中招了。
生活史
根粉介生活在土壤之下,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为生。30度以上环境生长繁殖旺盛,20度以下生长缓慢,低温时依靠卵过冬。土壤湿度对其生长影响不是很大,其生活世系如下图:
食物
根粉介为刺吸式口器,最喜欢的食物是陆生根的汁液,一般的球类,番杏类都是其最爱寄生的对象,另外马齿苋科部分植物,苦苣苔科的非洲堇也经常发现大量的根粉介寄生。如果暂时找不到食物,根粉介也会选择不怎么喜欢的食物,比如三角根等腐生根,甚至爬到球类和番杏地上部分寻找表皮很薄的地方吸取汁液,这种情况发生在换盆晾根时期或地下部分已经被吃光或烂光的时候。兰花,君子兰,百合(十二卷,脂麻掌)等粗大的腐生根从来未见寄生,可能因为不好吃;龙舌兰科,大戟科,夹竹桃科也从来未见寄生,可能和植物本身所含毒素有关吧。
觅食
我常常想,在茫茫土海之中,根粉介是如何找到其喜爱的根来吸呢?说两个小故事,皆亲历。几年前有一次把几个腰斩的小球随便扔在一个大盆上,盆中原来并没有种任何植物,若干天之后,小球出了一点点根芽,而根芽上赫然盘着2只根粉介成体,显然是别处爬来的。另一次更具代表性,用超高温消毒的土播种些种子。发芽3天后,移苗的时候发现小苗根上竟然寄生有根粉介成体,而在播种盆周围除了一盆草球(根部有根粉介)外没有任何其他植物,这盆草球距离小苗盆超过40厘米,可见其寻觅之精准。北极熊靠超凡的嗅觉找到几里外藏在冰下的海豹,我想根粉介应该是依靠感知植物根部散发的信息素来判断根的种类和位置吧。
传播
卵传播:这种方式以前被多次提到过,最常见的是用了含有根粉介卵的土壤;或者水中含有根粉介卵造成传播,比如已感染和未感染植株一同浸盆。
成虫传播:主要依靠成虫的爬行进行传播,这种方式以往少被提及,而在一般种植环境中却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我们都知道膜翅目(蚂蚁,蜂)和双翅目(白蚁)昆虫每年都会出现分群现象,根粉介也存在性质不同但又相似的现象。当花盆中根粉介数目过多,盆中植物已无法供养如此数目寄生虫,根粉介为了得到足够食物会发生大规模的转移。这种情况曾经见到过几次,一般发生在盛夏的傍晚前后,成虫从花盆的排水孔和土壤上层同时大批量转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此外零星的成虫爬行也经常发生。
以上的传播方式使得根粉介发生很迅猛,如果100盆花摆在一起,其中只有1盆有感染,经过一个夏天,这100盆花都会被感染;而介壳虫之类的害虫并不会有如此强的传染性。
危害
感染根粉介的植株会出现生长缓慢或完全不生长的现象,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因为根粉介为刺吸式口器,植物根部会形成细小的伤口,造成感染,引起腐烂。腐烂从细根开始到主根,再到植株本身;也有从主根开始腐烂的。仙人掌类尚可修根,重新发根;番杏类的腐烂一旦到达主根,就很危险了。因为根粉介喜欢高温环境,夏天繁殖迅速,生活周期又短,很容易爆发;番杏又在高温时期休眠,如果在盛夏时节出现大规模虫害,没有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大量的损失。
杀灭
使用触杀类药物灌根就可以杀死根粉介,但是不能根除,因为药物只能杀死成虫和若虫,不能杀死虫卵。若干天后会春风吹又生,所以需要连续用药。在5月温度稳定回升,连续几周持续用药可以彻底杀灭。药品可用有机磷制剂,阿维菌素等。盆中施用呋喃丹作用也不错。药品最好从农资站购买,现在这些药品价格都很便宜。花卉市场上的小包装农药往往都是假的。
看到国外有关于用硅藻土杀灭根粉介的介绍:将硅藻土掺入种植土壤中,因为其上有锋利的边缘,根粉介在土壤中爬行的时候会被刮伤,致失水而死。这种方法我没试过,不知道具体效果如何,望有经验的花友讲讲。
用对二氯苯防治以前有人介绍过,也望有经验的花友讲讲。
补充:我养球近5年,从来没有得过根粉蚧。可能是我的环境关系,一个消毒彻底的密闭鱼缸。当刚刚看了你的文章,说虫卵不易杀死,而为做的杀虫灭菌一年也只做一次,几十盆球盆土里几年下来为发现一只。看到最后一节谈到的硅藻土,我就忽然想起来了。
我家养兰,用的肥料中有一种叫“植祥”的,日本引进国内生产的。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海藻。海藻的种类很多,不知道会不会就是你说的硅藻。在产品的预防效果中也明确提到了预防寄生虫、蛞蝓、的产生,预防蟑螂蚧壳虫的产生。我每盆里面都用的。至今没有看见过任何虫影子,可能就是海藻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