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多肉新手入坑指南,这些多肉专有名词不懂你就OUT了!

2024-12-21人已围观

多肉新手入坑指南,这些多肉专有名词不懂你就OUT了!

一入肉坑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恭喜各位已经成为多肉坑的忠实成员。在这里,我想给新手们一些建议:养多肉的路很漫长,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您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和技巧开始积累经验。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些关于多肉植物的基础知识和养殖方法,只有了解这些,你才能在多肉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1、叶插

这个名词恐怕是多肉界最常见的了。虽说一些其他花卉(如虎皮兰、豆瓣绿等)也可以进行叶插,但叶插这个词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多肉植物。所谓叶插,就是使用植物的叶子进行扦插,促使其生根发芽以延续后代的一种繁殖方法。叶插在多肉植物的大规模生产中应用广泛,也是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繁殖方式。

叶插的方法:

- 选择叶片: 挑选健康、饱满的成熟叶片。避免选择有病虫害或损伤的叶片。

- 取下叶片: 用手轻轻扭动叶片,使其自然脱落。避免用力拉扯,以免损伤生长点。

- 晾干叶片: 将取下的叶片放置在阴凉通风处,等待伤口愈合,通常需要2-3天。

- 准备基质: 使用疏松透气的多肉专用土或者沙质土壤。

- 插入叶片: 将叶片平铺或斜插在基质上,不要埋得太深。

- 保持湿度: 初期保持土壤微湿,切勿过湿,以防叶片腐烂。可在表面覆盖一层透明塑料薄膜增加湿度。

- 光照管理: 放在散射光处,避免强光直射,待叶片生根后再逐渐增加光照。

注意事项:

- 温度控制: 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生根速度。

- 防止积水: 基质不能长期过湿,否则容易导致叶片腐烂。

- 耐心等待: 生根时间因品种而异,一般需要2-4周。

2、砍头

接下来要讲的是多肉的第二种繁殖方法:砍头。砍头在其他花卉中可能被称为摘心或修剪,即把多肉植物的生长点砍下来,促使砍下的部分生根成为一棵新植株,同时母株上又能发出很多新芽。这种方法在春季和秋季最为有效,因为这两个季节是多肉植物的生长旺季。

砍头的方法:

- 选择植株: 选择健康的多肉植物,最好是已经徒长或需要修剪的植株。

- 消毒工具: 用酒精消毒过的剪刀或刀片进行砍头,以防止感染。

- 切割位置: 将生长点部分切除,切口尽量平滑。

- 晾干切口: 将切口晾干1-2天,直到伤口愈合。

- 种植头部: 将砍下的头部放在通风阴凉处几天,然后插入土壤中,保持土壤微湿并适当遮阴。

- 处理母株: 将母株继续养护,它会很快长出新的生长点。

注意事项:

- 防止感染: 工具必须消毒干净,以避免病菌传播。

- 控制浇水: 刚砍头后的植物不宜立即浇水,等待切口干燥后再逐步恢复浇水。

3、缀化

缀化是指多肉植物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如浇水、阳光、温度等)的刺激和干扰,其生长点变成片状或线状,最终发展成扇形或鸡冠形。这是多肉植物独有的现象,审美观因人而异。

缀化的养护方法:

- 光照管理: 缀化的多肉需要充足的光照,但要避免夏季强光暴晒。

- 水分控制: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

- 肥料补充: 适时施用稀释的液体肥料,有助于缀化部分的生长。

4、石化

与缀化不同,石化是指多肉植物的生长点发生变异,形成不规则的形状,偶尔会附加木质化或膨大化的状态。石化现象不如缀化常见,且个人认为没有缀化那么漂亮。

石化的管理方法:

- 保持通风: 确保养护环境的良好通风,避免潮湿闷热。

- 适当控水: 石化的多肉容易积水腐烂,因此浇水需谨慎。

5、出锦

出锦是多肉植物特有的一种变异现象,指的是植物的茎、叶等部位发生颜色变化,由原来的颜色进化为多种颜色(如白、黄、红等)。这种现象非常稀有且珍贵。

出锦的养护方法:

- 避免暴晒: 强烈的阳光可能导致色彩退化,需适度遮阴。

- 合理施肥: 适量施用薄肥,以保证营养均衡。

- 温差调控: 适当调整昼夜温差,有助于出锦状态的维持。

6、药锦

药锦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假锦,通过涂抹特殊药水使叶片变色,看起来类似自然的出锦。然而,这种状态很难维持长久且基本无法养活。建议大家远离药锦,选择自然出锦的种类更可靠。

7、老桩

多肉老桩是指生长多年,已经形成明显主干或分枝的多肉植物。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少则2-3年,多则4-5年。有些不良商家会通过刻意制造老桩来误导消费者。购买时需仔细辨别。

8、群生

多肉植物中有单头和多头之分,单头是指一个植株只有一个生长点,而多头则有多个生长点。群生通常指通过砍头等方式获得多头的多肉植物。

以上介绍的这些名词和现象都是在多肉植物界经常遇到的。当然,还会有许多其他的专有名词和概念,如冬型种、夏型种、多肉配土、铺面石、冬云系、月影系等等。这些知识将在以后的讲解中慢慢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见解,欢迎留言讨论,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花卉大观园”(ID: Huahdgy),花草的世界等你来探索!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