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冬天—多肉植物怎么养
2025-03-22人已围观
冬天—多肉植物怎么养?
眼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岛上大棚内的温度也降到了12度左右,室外温度更是低至4度到7度。然而,那些萌萌哒的多肉植物,依旧绽放着鲜艳的叶瓣,让人心生喜爱,仿佛能带来一丝温暖的慰藉。
每逢周末,前往各种多肉大棚挑选心仪多肉的爱好者络绎不绝,他们的购物热情难以抑制。然而,这些在大棚中生机勃勃的多肉,买回家后是否还能保持同样的活力呢?随着天气变冷,如何让多肉安全过冬成为了众多花友心中的疑惑。
今年由于极端天气的影响,不少人反映多肉伤亡惨重。夏季高温导致许多家中的多肉阵亡,而秋季本应是它们沐浴阳光的好时节,却又因频繁雨水而导致徒长。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这些既娇气又畏寒的多肉植物到底该如何呵护,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小编根据线上资料和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养护技巧。首先了解多肉植物可以分为冬型、夏型和春秋型,因为不同的生态习性决定了它们对土壤成分和气候环境的需求各不相同。合理归类并为同一类型的多肉植物配土,选择适合的容器规格,可以显著提高它们的存活率。
具体来说,冬型的多肉在冬天生长,夏天休眠;夏型的多肉冬天休眠,夏天生长;而春秋型的多肉则在夏冬季节休眠,春秋季生长。因此,在选购多肉植物时,最好先了解其类型再进行针对性的养护。如果不了解多肉的类型,甚至将不同类型的多肉放在同一个盘中养护,可能会导致多肉逐渐萎靡。
对于家中有冬型多肉的朋友来说,过冬相对容易。只需将这些多肉置于冬日暖阳之下,保持温度在0度以上即可正常生长。但需注意的是,若将其暴露在低于零度的风口或露养条件下(低于-5度),仍可能发生霜冻。为防霜冻,必要时应将多肉移至室内。
至于夏型多肉,虽然它们比冬型耐热,但在盛夏午后气温超过35度时也会停止生长。到了冬季,这些夏型多肉会变得更娇弱,需要尽量移入室内或放置在朝南方向的阳台上。一旦气温低于冰点,夏型多肉就容易受冻;低于10度则会停滞生长。幸运的是,上海极少出现超低温天气。
为了让多肉均匀接受阳光,冬天应当转动花盆,并在晴天尽可能地提供日照。同时注意控制浇水频率,因为冬季空气干燥且日照时间缩短,多肉植物应以防寒保暖和增加光照为主。半个月左右浇一次水即可,避免土壤长时间湿润。特别是根系较少或已砍头扦插的小苗,土壤必须保持干燥直至长出根系后再少量浇水,否则容易腐烂。
此外,冬季浇水宜选在中午时分,此时光照温度较稳定,不易让多肉“着凉”。水温也应接近室温,可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待其达到室温后再使用,以免温差过大造成多肉突然受寒。
最后分享一些常见的多肉植物类型:
常见“夏型种”包括伽蓝菜属的唐印、玉吊钟、锦蝶、黑兔耳、白兔耳等;青锁龙属的花簪、花月、火祭等;石莲花属的雪莲、黑王子、吉娃莲、黄丽、大和锦等;露草属的桃美人、星美人、红稚莲等无明显休眠期植物;以及多数仙人掌科植物也属于夏型种。
常见“春秋型种”则有景天属的铭月、观音莲、虹之玉等;莲花掌属的艳日辉、夕映,黑法师等;生石花属的生石花、日轮玉等;银波锦属的熊童子、福娘等;风车草属的美丽莲、胧月、别露珠等;舌叶花属的鹿角海棠、紫蛮刀、佛珠等。
常见“冬型种”则包括十二卷属的宝草、玉露、寿、玉扇等;沙鱼掌属的子宝、琉璃殿等;青锁龙属的巴、茜之塔(绿塔)、星乙女、龙宫城等;肉黄菊属的群波、四海波、雪波、大雪溪波等;舌叶花属的宝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