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乡村振兴」花木之乡绽放乡村振兴产业之花
2025-03-07人已围观
「乡村振兴」花木之乡绽放乡村振兴产业之花
“月城何处不飞花,花开时节织锦绣”。西昌,作为“中国花木之乡”,以“春天栖息”的名义,邀得无数芳华。四季更替,万物轮回,西昌仍是花的海洋,五彩斑斓。如今,七彩花卉也为“大美西昌”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巨大动能,福泽着这一方水土,一方百姓。
夏日的礼州镇,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作为西昌最大的花卉产业园区,这里一年四季鲜花不断,风光旖旎。依托得天独厚的冬季光照和区位优势,西昌把花卉产业确定为“产业西昌、生态西昌、宜居西昌、畅通西昌、和谐西昌和效能西昌”的骨干产业之一,并大力实施以花卉园区为载体,以对外开放合作和完善产业支撑体系为两翼的发展战略。
根据市政府对西昌安宁河流域“北花南菜”的产业规划,在原礼州镇、兴胜、月华3个乡镇规划建设2万亩现代花卉产业园区。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整合形成了如今的现代花卉产业园区。走进园区,大棚里的红掌开得正艳,青翠的绿叶映衬着红灿灿的花朵,每一株花都灵动且饱满。流转土地给园区的失地农民,使他们成为了职业“养花”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花海中劳作,靠着花卉产业,实现了民富村美。
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带富一方百姓。现代花卉产业园区的建成,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年助农增收2600余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6900元。而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给西昌的经济效益远远不止于此。从规划到建设,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西昌现代花卉产业园区已有包括北上广在内的20余家企业入驻,建成标准化温室大棚17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红掌、大花蕙兰、凤梨、仙客来、一品红、蝴蝶兰、多肉植物等高中档花卉。年产各类盆花4000万盆,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鲜切花3200万支,实现产值1280万元,成为全省最大盆花和鲜切花产区。
此外,园区100%采用恒温栽培、机械喷灌和绿色防控,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西昌花卉产业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从传统到智慧的“质”的飞跃。目前,西昌花卉产业已形成以礼州为中心的“一轴、两心、三片”的产业发展布局,以种苗、种球、切花、盆花、绿化苗木、工艺花卉等六大体系的主导产业,产值达到11亿元。有75%的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昆明等大中城市,约10%的产品出口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鲜切花和盆花产量均跃居全省第一。
花卉养殖方法
在西昌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科学养殖这些美丽的花卉呢?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光照管理:花卉生长离不开充足的阳光。对于喜阳植物,应保证每天至少6-8小时的光照时间,而对于耐阴植物,则应避免强烈阳光直射。
温度控制:不同种类的花卉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热带和亚热带花卉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温带花卉适合温和的气候条件。利用温室大棚可以有效调控温度。
水分管理: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影响花卉的生长。通常采用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浇水。
施肥技巧:根据花卉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肥料。生长期需要补充氮肥促进叶片生长,开花期则需要增施磷钾肥以利于花蕾的形成和绽放。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花卉,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处理。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养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花卉的品质和产量,还能确保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西昌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融媒体中心记者:邓世荣 廖瑾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