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多肉拼盘那么美,自己拼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5-01-31人已围观

多肉拼盘那么美,自己拼需要注意什么呢?

爱上多肉的花友们怎样才能拼搭出像网络图片上那般漂亮的多肉盆栽呢?当想尝试却感到无从下手时,是不是觉得自己对多肉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呢?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培养多肉时的几个常见问题,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一、了解多肉植物的习性

一般来说,多肉植物分为两大类,即“冬型种”和“夏型种”。

“冬型种”的最佳生长温度在10℃-20℃之间,当气温低于5℃或高于30℃时,植株即进入休眠状态。常见的“冬型种”多肉有景天科、百合科、番杏科等。

“夏型种”多肉是指在夏季里生长旺盛,不休眠的多肉品种,常见的有石莲花属、仙人掌科、青锁龙属等。

值得注意的是,“冬型种”和“夏型种”是相对的概念,有不少多肉植物会随着环境的变迁,生长习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比如石莲花属在其原生地是“夏型种”,即夏季里生长旺盛,但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它就可能夏天也会休眠;再比如景天科的子持年华,原身地为北海道,本应耐寒,但你看到的它却可能是冬季休眠、春季苏醒、夏秋茂盛。由此可见,不同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很大。

二、根据多肉的习性及颜值进行搭配

(一)关于生长习性

阳性和阴性多肉植株对光照的需求不同。例如,玉扇、玉露、宝草等喜阴,阳光过强会变灰暗。若与阳性多肉混搭,会在特定时间段出现不协调的外观,降低观赏性;喜干和喜湿的多肉不要混搭,如鹿角海棠、佛珠等需要保持土壤湿润,而景天科、莲花掌类则喜干燥,要求土壤润而不燥。若将它们混搭在一起,会给日后的水管理带来困难;冬型种和夏型种多肉也不要混搭,如山地玫瑰夏季休眠,子持莲花冬季休眠,若错配在一起,季节变化时盆中的小景观会令人尴尬。

(二)关于形状和色泽

以景天科为例,景天科植物大致分为柱状与花状两类。柱状以青锁龙属为代表,这种多肉的特点是呈直线向上生长,易分头。花状的品类较多,如莲花掌属、长生草属、厚叶草属等。这类多肉长得比较矮小,易群生。在进行混搭时要做到高低错落有致,这样盆栽会更加美观。

当温差较大时,景天科的植物会发生变色现象,从原本的绿色渐变为红、黄、紫、白、黑等颜色,这样多肉植物在一年四季里就会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

三、拼栽的操作方法

在上盆拼栽时,通常可先在一条直径线上栽种,然后再在两侧栽种。步骤如下:

定位摆放:用小工具将多肉植株依次摆位。这些多肉此时几无根系,可用竹筷在土中插一个小孔,把植株放在上面,有利于根系日后向土里生长。

填土固定:摆好位置后,用培养土填实空隙,然后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漂亮的虹彩石颗粒铺在表面。这样做能立即提高盆栽的观赏性。

浇水养护:造型做好后,用长嘴的喷壶缓缓浇灌至盆土全面浸润,然后放在凉爽通风,有散射光的地方养护。大约20天左右根系长出后,可将盆栽移至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正常管理。

四、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方法

光照:多肉植物喜欢明亮的散射光。对于喜阳的品种如石莲花属、青锁龙属,每天需至少提供4-6小时的光照;而对于喜阴的品种如玉扇、玉露,则需要避免强烈的直射阳光。

浇水:多肉植物耐旱不耐涝,一般春秋季每周浇水一次即可;夏季高温时,可根据土壤干燥情况每2-3天浇一次水;冬季则减少浇水频次,每月1-2次即可。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

施肥:在生长期(春、秋季)每月施一次稀释的液体肥料,注意氮磷钾均衡;休眠期停止施肥。

土壤:使用疏松透气的多肉专用土或自制土(泥炭土+珍珠岩+沙子按比例混合)。

温度:大部分多肉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冬季需保持在5℃以上以防冻伤。

注意事项

避免积水: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部腐烂,因此每次浇水后应确保盆底不积水。

防止暴晒:夏季高温时应适当遮荫,避免叶片被晒伤。

定期换盆:每隔1-2年给多肉换一次大一号的花盆,并更新部分土壤。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是否有虫害或病变迹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以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修剪整形:适时修剪枯叶和过密枝条,有助于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美观形态。

小提示:新手做多肉混搭时,前期需要积累较多的经验,因而宜选择普通多肉品种进行练手操作。普通型多肉适应力较强,易成活且成本较低,适合用来练手。当然土豪除外啦!如果你也喜欢养花,欢迎关注我们哦!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