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90后衢州小伙和多肉死磕上了

2024-12-09人已围观

90后衢州小伙和多肉死磕上了

大年初一打开浙江卫视的地方春晚,除了能看到李晨、杨颖、李玉刚等明星,还能看到一个戴眼镜、手捧一盆多肉的年轻小伙。

他为什么能和一众明星一起,参加浙江卫视春晚?

90后小伙返乡创业 和多肉“死磕”上了

如果你爱刷抖音,一定对这个视频博主的造型印象深刻——头戴由特仑苏牛奶纸箱改造的“旗头”,“旗头”上插满了形态各异的多肉。配合着电视剧《甄嬛传》中华妃的配音,表情夸张的博主不时拨弄着手指上长长的“指甲套”(辣椒),和身旁同样造型打扮的“宫女”,一同密谋斗倒甄嬛。

原来,红遍抖音的这个“多肉娘娘”,正是我们浙江小伙——来自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上蒋村的徐晓华。本月中旬,作为衢州市柯城区乡村振兴代表,他和李晨、杨颖、李玉刚等一众明星,一同参与了浙江卫视春晚的录制。

27岁的徐晓华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7年前从重庆工商大学毕业后,他和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杨海霞,一同回到了家乡上蒋村,准备从父母那接手家里的柑橘生意。

衢州是有名的柑橘之乡,徐晓华家每年柑橘树最高产量有六七万斤。然而7年前,由于衢州柑橘一直卖不上好价钱,十万出头的家庭年收入,在投入柑橘来年种植生产后,一年下来已所剩无几。回乡没多久,徐晓华就在衢州当地保险公司找了一份内勤工作贴补家用,家庭经济稍微宽裕后,徐晓华开始培养起自己养多肉的爱好。

“那时候淘宝上有商家搞活动,买店铺盆栽就送多肉。”这种来自于非洲地区、体态小巧、耐干旱好养活的植物,一下子把徐晓华拽入了“坑”。

2015年的寒潮,冻死了徐晓华家田里的橘树。想到一斤柑橘才卖2块钱,而一盆多肉至少能卖到七八块,萌生种植多肉想法的徐晓华,在自家地里搭建起了多肉大棚。但因为缺乏专业的种植养护经验,贷款30万购买的多肉,最后死了大半。

从专业人士那了解到造成多肉大量死亡的原因,是因为大棚内的温度和通风没把控好后,徐晓华恶补了相关知识。之后,大棚内种植的多肉质量和产量虽然上去了,但徐晓华却觉得销售端越做越吃力。

“因为线上是新店,流量少,网上的销售额上不去;线下端,衢州这边养多肉的玩家体量也有限,销售额很快也到了天花板。”

《延禧攻略》火了

“多肉娘娘”也顺势火了

2018年,苦熬近三年的徐晓华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当年在全网爆红的古装清宫剧《延禧攻略》,带火了剧中娘娘们的头饰——南京绒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和妻子结婚的时候,妻子头上戴的头饰、我俩戴的胸花、伴郎伴娘手捧的捧花都是多肉。”

从南京绒花那得到灵感,趁着2018年全民流行刷抖音,徐晓华着手拍摄了一系列模仿《甄嬛传》中华妃的短视频。头戴王老吉或特仑苏牛奶纸箱做的“旗头”、旗头上插满了多肉,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华妃”,刚一亮相,就吸引网友们纷纷点击。最终,徐晓华拍摄的这条抖音短视频,有10多万点击量。

“没拍短视频的前一个月,因为销量不好,一个月就有两个员工先后辞职了。一直帮我的姐姐那时候也准备出去找工作了。”让全家人意外的是,徐晓华奇葩的“多肉娘娘”造型,不仅使系列短视频中的一条,获得了2800多万点击量、90多万点赞,还趁势带火了徐晓华一家种植的多肉。

很多多肉爱好者给徐晓华留言,想买他网店的多肉。在留言区发上微信号后,闻讯而来的买家挤爆了他的微信,“6个工作的微信号都满了,加了近3万个好友。”

用搞笑视频引流,再加上留言区用专业知识回复网友,在搞怪和正经两个人设间来回切换的徐晓华,却并没有满足于当粉丝眼中的“多肉娘娘”。他准备瞅准时机,酝酿着再找到一个像抖音短视频一样的风口。

“我也要做村里的李佳琦”

去年,随着以淘宝直播为代表的直播带货这一商业模式的火爆,不仅使薇娅、李佳琦这两大主播成功“出圈”,也带给了如徐晓华这样的“村播”(农村主播)事业新机会。

“我们有主播,也有产品。为什么不能学习李佳琦,也把农村里的产品通过直播卖出去?”2019年,徐晓华在淘宝直播上认证注册,成为一名村播。

和很多城市主播不一样,徐晓华的直播是全家齐上阵。自己做主播,妻子做助播,姐姐负责上链接做后台运营,爸妈管后端订单发货。全家一到两天播一场、每场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的时长,能为徐晓华的网店带来3000多元的营业额。

不过,比起言之有物的城市主播,徐晓华却觉得自己的直播有些枯燥。“找不准直播的方向,直播间的粉丝量一直上不去。”

去年7月份,淘宝直播一姐薇娅在淘宝直播做了一场柯城农特产品的专场直播。直播仅两秒,两万多件柯城农产品就被一抢而空。这不仅给了徐晓华很大的触动,也让衢州市柯城区负责电商工作的领导班子,看到了直播蕴含的大能量。

“农民手上不缺好产品,难的是怎么通过精彩的直播把好产品卖出去。”去年,为了更好地培养像徐晓华一样的村播,柯城区政府邀请淘宝村播赛道第一名“捆鸡哥”作为柯城村播学院的院长。

衢州市柯城区府办副主任姜洪梅觉得,“捆鸡哥”黄明泽的团队,就像城市里孵化培养主播的MCN机构,“比起城市经验丰富的主播,村播同样需要专业指导,在直播中把自己的个人特色最大发挥出来。”

“村播吸引人的就是‘真’”

“捆鸡哥看了我之前的直播,和我说,不要‘端’着。大家看村播,看的就是一个真字。”

有了专业指导后,徐晓华开始从“真”字上做文章。“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姐姐和外甥也在我们家里住。”每次直播,温馨的姐弟关系,愉快、融洽的大家庭氛围,让手机那端的粉丝们羡慕不已。

朴实、真挚的徐晓华一家,让同是多肉爱好者的番茄真心诚意地把这一家人当成了好朋友。“平常番茄还会给我家小孩和外甥寄衣服,还让我们全家尝南京的鸭子。我们会给他家里寄衢州的特产不老神鸡。”这个春节假期,番茄还带家里人从南京开车到衢州,专程到徐晓华家里做客。

除了真,为了增加直播间的趣味和互动性,徐晓华还通过设置类似“我爱记歌词”和诗词接龙的形式,让粉丝抢答歌词和诗句。“最快说出正确歌词和诗句的前五位粉丝,就可以免费喜提多肉一颗。”

现在,比起原来两到三天播一场,徐晓华加快了直播的频率。每天晚上7:00-12:00,都可以在淘宝直播上看到他们一家人的身影。从上播前的定品、选赠品,到具体直播时每个环节的规划,如几点上什么多肉,如今,稳步展开的直播事业,最多一场,能为徐晓华带来超过万元的销售额。

如今,在抖音和淘宝直播上共有20多万粉丝量的徐晓华,已经成为衢州市远近闻名的村播达人。不少想当村播的小年轻到徐晓华这里取经,“我就告诉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传达给粉丝就好。比如,我在直播上向大家介绍多肉,就把多肉凑近镜头,让大家能清楚看到多肉的每片叶片和颜色,再配合讲解养护知识。”

曾到徐晓华这里取经的村播爱花,也琢磨出了做村播的一套“方法论”。“衢州特产鸡尾柚水分特别多,我直播的时候为了表现柚子水分多,在吃的时候就会用纸巾不停擦嘴,粉丝一看,柚子水分确实多,自然就会下单。”

今年大年初一,徐晓华带着自家的多肉,走上了浙江卫视春晚大舞台。如今,已是柯城乡村振兴讲师团讲师的他,也慷慨地将自己的直播经验传授给想做村播的村民。

“好吃的砂糖橘不少,有趣的卖砂糖橘的主播少。”今年,在当地政府搭台下,徐晓华所在村里的农户也准备建多肉基地。“多肉的产量上来了,通过培训更多村播,一定能把上蒋村的多肉产业带出去!”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