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多肉变多金!带你探访鱼米之乡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
2024-12-05人已围观
多肉变多金!带你探访鱼米之乡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
肉嘟嘟的“桃蛋”(2021年12月摄)
麒麟沿江,正如其名,一个鱼水丰厚的地方。说起沿江,大家印象里满是鱼米虾蟹和迷人的水乡,殊不知,这里还藏着一个“多肉种植基地”。桃蛋、姬莲、冰莓、冰玉、红宝石、钱串……记者走进一处60多亩的多肉植物培育大棚,各类多肉植物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大多是景天科多肉植物,有上百个种类。”大棚负责人金龙说,它们前些年很受欢迎,价格也高,现在已经很常见了,价格也普遍降到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多肉爱好者(2021年12月摄)
金龙带记者走进他的另一处大棚,这里面积要小得多,但里面的多肉植物五花八门,外观更为精致。“这些是景天科老桩,观赏性高些。”金龙说,别看它们个头小,但价格相对较高,一个桃蛋老桩前些年要卖好几百,品相好的能上千。
金龙说,他也杂交一些景天科多肉,培育出的一些多肉植物新品种,在整个云南也不多见,所以价格相对较高,还有些从澳洲、南非等地引进的新品种也比较贵。“上次给一个北方客户邮寄了价值近一万元的多肉植物,只用了一个小纸箱就装下了。”金龙说,价格较贵的多肉植物主要是“骨灰级”玩家购买。
金龙是曲靖最早的多肉玩家之一。2010年,一次偶然让他和“多肉”结缘。“当时来看,‘多肉’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一棵要好几百,甚至一片叶子都要好几十元,国内玩家还比较少,而在韩国却很流行。”金龙说,这让他看到商机。很快,他便开始付诸行动,首批购进几千株小苗,并在沿江街道试种,目前他已拥有60多亩的种植温室。
2016年,金龙的“多肉”事业达到顶峰,年销售120多万盆。此时他的“多肉”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已经卖到了省内、省外。“云南因为有着四季分明的特殊的天气优势,被誉为多肉种植‘开挂区’,在云南养出来的多肉,尤其是景天科多肉红、粉、黄、绿颜色分明,状态极其梦幻,在全国很出名。”金龙说。后来,随着国内其他种植户增多,“多肉”品种开始普及,价格也越来越低,金龙的优势稍有下滑。现在大部分“多肉”价格只有当时的10%至40%左右。
品种繁杂的多肉(2021年12月摄)
金龙的“同美多肉”事业发展起来的同时,四圩村周边的“多肉”种植户也多了起来。
据街道宣传办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好地推进四圩村多肉植物发展,沿江街道将围绕“政府扶持、农户参与”的思路,充分调动农户发展的积极性,壮大种植规模,培育销售队伍,开展宣传、培训、扶持等措施建立种植小区,培养销售队伍向全省、全国闯市场、找销路,带动周边农户富起来。
“我这里平时淡季有长工12个,旺季或者临时忙起来,能招用60多个短工,基本都是周边农户。”“在这里上班,我们既能照顾家里,又有收入,很好!”棚里工人叶大嫂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四圩周边以往多以鱼米种养植养殖和销售为主,“多肉”产业的兴起,拉长了当地种植户的产业链,极大地促进居民增收。
近年来,麒麟区沿江街道培育富民新产业,在产业发展上,坚持高端、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示范片区培育了大龙特色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蔬菜、水果、特色水产等优势产业,产业带动力逐步增强,发展绿色水稻2000亩,花卉苗木基地1908亩,葡萄、草莓等水果种植采摘园1780亩,有机蔬菜基地774亩,小龙虾、大闸蟹、淡水鱼等特色水产养殖基地410亩。通过土地流转、本地务工拓宽农户增收渠道,辐射带动周边群众4678户17804人增收致富,平均每户增收12000余元,解决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图文:窦俊伟
编审:刘梅芳
多肉植物养殖指南
光照需求
多肉植物喜欢充足的阳光,每天需要至少6小时的直射日光。如果室内养护,应尽量放在靠窗的位置。
水分管理
多肉植物耐旱性强,浇水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每周浇一次水即可,夏季高温时可适当增加频率。冬季则减少浇水量,保持土壤微干。
温度控制
多肉植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冬季应避免温度低于5度,以免冻伤。夏季高温时,应注意通风降温。
土壤选择
多肉植物喜欢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可以选择专门的多肉植物土或混合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使用。
施肥方法
生长期每月施一次稀释液肥即可满足多肉植物的营养需求。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造成肥害。
繁殖技巧
多肉植物可以通过叶插、枝插和分株等方式繁殖。叶插适合初学者,只需将健康叶片平放在干燥的土表即可。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植株是否有病虫害迹象如蚧壳虫或白粉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以使用相应的杀虫剂或杀菌剂进行防治。
掌握这些基本的养殖方法,您就能轻松享受养护多肉植物的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