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恩施委员风采」甘应娥:让多肉开出致富花
2024-10-28人已围观
「恩施委员风采」甘应娥:让多肉开出致富花
好的,根据您的需求,我对文章进行了润色,并增加了关于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下是调整、润色及扩写后的内容:
标题:多肉绽放“致富之花” 甘应娥带动乡村振兴
XXXX网 XXXX年XX月XX日
在龙凤镇杉木坝村,恩施市政协委员、湖北硒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甘应娥正在村民家中走访询问庭院经济经营情况。她关心地问:“家里多肉卖得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听到乡亲们反馈销售情况不错,甘应娥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近年来,杉木坝村坚持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探索出一条以多肉种植为特色的“市场主体+农户+庭院”的发展模式,激发共同缔造新活力,将庭院“方寸地”建成“增收园”。
甘应娥和工人正在打理多肉基地,她指着一款‘秋丽’介绍道:“阳光充足的环境下株型紧凑,叶片饱满,呈现出粉、紫、红、橙、黄等多种颜色的结合和晕染,非常奇妙。”在湖北硒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多肉种植基地,甘应娥通过直播向粉丝推荐多肉产品。
“2016年,我们开始发展蔬菜基地时,发现这里的土质疏松、透气性好,且早晚温差大,正适合培育多肉。”甘应娥回忆说。于是,她把自家庭院的老桩多肉搬到山顶上,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现有的老树桩、青石板、鹅卵石,搭建起了创意多肉大花园。如今,16亩的多肉基地上培育了美杜莎、花纳锦、粉黛、橙梦露等500多个品种。外形奇特、萌态十足的多肉像集合好的队伍一样,整齐地排列着,或呆萌、或敦厚,让人目不暇接。
甘应娥是一位资深“肉迷”,已有多年的多肉种植经验。沐浴着互联网时代的甘霖,她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线上通过抖音短视频和直播积攒粉丝量,吸引更多对多肉感兴趣的人线下到基地采购。“品种随您挑,绝对给您留够。”甘应娥正在跟一个大客户电话沟通多肉订购事宜,这一单生意谈成,预计会有100多万的销售额。
甘应娥的多肉种植事业日趋见好,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她还让杉木坝村留守老人找到了在家门口就能做的工作。走在基地里,随处可见劳作的工人,有的忙着除草,有的在给多肉修枝整形。“在这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还能每天回家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好多了。”工人王祖梅腼腆地说。
在这个繁华落尽的季节,刘代桃家里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盆盆绿意盎然、憨态可掬的多肉植物整齐排列在她家庭院里。“这盆‘碧桃’真好看,我就买这盆了。”来自恩施城区的顾客正在刘代桃家庭院里选购多肉商品。“我只负责管理和出售,在不拿一分钱本钱的前提下,就可以得到销售额的30%,一年赚四五千块钱是没有问题的。”刘代桃说,自己已经50多岁了,出去打工身体也吃不消,能利用自己闲置的庭院挣钱,非常满足。
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省掀起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热潮,甘应娥和丈夫商量着也要参与进来。说干就干。甘应娥积极主动联系恩施市政协、龙凤镇政协联络组、村支两委,召集村民,通过私下沟通、院坝协商等方式,围绕“如何做好多肉植物培育的技术指导”“如何通过庭院经济链接农户”等问题开展积极的讨论,向老百姓动员。
“我的基地上有很多老桩多肉,通过改变形态,可以创造悬崖式的多肉盆景,大家可以去我的基地上参观学习,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我会定期推送新的品种,也可以给大家解答培育过程中的问题。”甘应娥绘声绘色地进行多肉植物科普,用手机展示着各种可爱的创意多肉盆景。
“种多肉,不仅漂亮还能增加我们的收入。”“种多肉当然好,就是需要企业多扶持多指导下就更好……”院坝会上,“庭院经济”的发展思路吸引了不少农户的兴趣,不少农户表达了对发展庭院经济的赞同,也就如何更好地发展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深入协商后,甘应娥表示愿意牵头完成古场坝村美丽庭院“多肉一条街”的设计、栽植,管护农户根据自家庭院的风格选择多肉的品种进行栽种。市场主体提供多肉和指导栽种,成品的多肉被游客购买或被市场主体回收,最终形成收益,真正让“美丽庭院”既“赏心悦目”又“增收实用”,打造美丽庭院,发展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已有15家农户与市场主体即湖北硒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已实现户均年增收超万元。
“我打算扩大多肉基地培育规模,打造一个农旅结合的生态庄园,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帮助更多农户增收。”甘应娥说,将继续发挥带动作用,让多肉在村子里绽放更加绚丽的“致富之花”,在乡村振兴中尽一名政协委员的绵薄之力。
(记者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