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花卉种植养殖花卉种植养殖
七星莲VioladiffusaGing
2025-05-01人已围观
七星莲 Viola diffusa Ging.
别名:蔓茎堇菜(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茶匙黄
分类:草本花卉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侧膜胎座目 堇菜科 堇菜属
盛花期:春季
植物特征
整体形态
七星莲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显著特征为全株覆盖糙毛或白色柔毛(部分植株近无毛)。花期时,地表匍匐枝发育明显,前端形成莲座状叶丛,并常伴生不定根系统。
根系结构
根状茎短缩,主根不明显,但白色细根与纤维状须根发达,形成密集的地下吸收网络。
叶片特征
基生叶多呈莲座状排列,匍匐枝上则为互生分布。叶片形态以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为主,长1.5-3.5厘米,宽1-2厘米。叶基下延至叶柄,幼叶两面覆盖密集白色柔毛,成熟后仅叶脉与边缘保留较密毛被。叶柄具明显翅状结构,长度2-4.5厘米,托叶线状披针形,基部与叶柄相连,边缘具细齿或流苏状齿。
花序与花朵
淡紫色或浅黄色的小花通常着生于基生叶或匍匐枝叶腋,花梗纤细(1.5-8.5厘米),中部具1对线形苞片。萼片披针形,长4-5.5毫米,基部附属物短钝。侧方花瓣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6-8毫米,下方花瓣连距总长约6毫米,距极短仅1.5毫米。花柱棍棒状,柱头肥厚缘边包裹中央隆起结构,前方具短喙。
果实特性
蒴果呈长圆形,直径约3毫米,长度约1厘米,成熟后顶端常残留花柱。花期集中于3-5月,果期延续至5-8月。
---
生态适应性
生境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生态系统,偏好林下阴湿环境、草坡、溪谷岩缝等微生境。国内核心分布区包括浙江、台湾及西南诸省,同时延伸至南亚、东南亚及日本等区域。
---
种内变异
短须毛七星莲(变种)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核心差异在于侧方花瓣基部存在显著短须毛。细胞学检测显示其染色体数目为2n=26。地理分布范围较广,从华北延伸至华南,模式标本采集于云南泸西县。药用价值与原变种一致。
---
药用价值
传统应用
全草入药称"地白草",性味苦辛寒,归肺肝经,具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功效。临床用于:
- 炎症性疾病:疮疡肿毒(如毛囊炎、腮腺炎)、结膜炎
- 呼吸系统:肺热咳嗽、百日咳、肺脓肿
- 外伤处理: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烫伤
广西瑶族医方中,鲜草捣烂外敷可显著缓解带状疱疹症状,侗医则用其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
现代研究
江西省堇药资源调查显示,七星莲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达70%以上,其抗炎活性成分可缩短创伤愈合周期约30%。值得注意的是,其近缘种紫花地丁已证实含抗HIV病毒活性物质,提示本属植物潜在药用开发价值。
---
栽培技术
繁殖管理
- 种子处理:6-9月采收成熟蒴果,晾干后存储于阴凉环境
- 播种育苗:3-4月按2g/m2播种量混细沙撒播,覆土1cm并保湿
- 移栽要点:4-5叶期按20-25cm株距定植,基肥用量1500kg/亩腐熟圈肥
田间管理
- 水肥调控:幼苗期追施15%人粪尿,花果期增施磷钾肥
- 杂草防控:生长季需进行3-4次中耕除草
-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控叶斑病与蚜虫危害
(本文技术参数严格依据植物志记载,临床应用需遵医嘱)